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肾内动脉血流参数对早期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HP sonos4500超声仪检测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43例正常人肾内段动脉、叶间动脉的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最高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并对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进行尿微量蛋白检测,根据尿微量蛋白,将41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高血压伴尿微量蛋白增高;B组:高血压伴尿微量蛋白正常),分别与正常健康组(C组)对照,分析早期高血压肾病肾内动脉血流的变化。结果B组肾段动脉和叶间动脉Vmax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RI轻度升高,Vmin轻度下降,但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段动脉和叶间动脉RI明显高于B组和C组(P均<0.01),Vmax、Vmin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均<0.01),A组RI均>0.70,而C组和B组RI均<0.70。结论肾内动脉血流参数的检测有利于早期高血压肾病的诊断,阻力指数(RI)可丰富早期高血压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甲巯丙脯酸致老年男性乳腺增生二例崔秀涛例184岁。有“冠心病”史8年,长期服硝苯地平、复方丹参片。近2年间断服甲巯丙脯酸6.25mg,1天2次,持续时间均未超过半个月。入院前10天开始服甲巯丙脯酸12.5mg,1天2次。因胸闷、气促加重5天,于199...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竞相报告急性心肌梗死(AMI)中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相关性。多数认为QTd是高危室性心律失常重要预测因子,但对此颇有争议。为进一步评定QTd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价值,本研究对113例AMI中54例室性心律失常QTd进行分析,并与其中23例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进行  相似文献   
4.
舌下含服尼群地平的急性降压作用崔秀涛,邹济南,高晓明衡阳铁路医院内科421002尼群地平(NT)是新型长效二氢毗咬类钙拮抗剂,兼有二氢吡啶类与苯烷基肢类治疗高血压的特点。我们试用NT(长沙雨花制药厂同一批号药)舌下含服,观察其急性降压作用。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5.
1例46岁男性患者误服生草乌、川乌粉约5 g后3 h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心电图检查示心室扑动,心率110次/min。立即电除颤,静脉推注胺碘酮,未复律。再次静脉推注胺碘酮,同时静脉推注利多卡因100 mg和15%硫酸镁8 ml(1 g),复律。心电监护示频发多源多形性室性期前收缩。继续持续静脉泵入胺碘酮和利多卡因。1 min后,再次出现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率180~190次/min。静脉推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以及电复律均无效。再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室速仍存在但频率逐渐降至160~170次/min。遂第3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率140~150次/min。10 min后,第4次静脉推注硫酸镁8 ml(1 g),心律转复。1 h后给予患者行血液灌流,最初1 h出现4次多形性室速,每次静脉推注硫酸镁(1~1 g)均有效。次日,患者恢复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支架介入的18例心肌桥患者,8例置入Penta支架(普通支架组),10例置入CypherTM支架(药物支架组),对比两组患者即刻造影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即刻造影成功率均为100%,在随访结果中,普通支架组心绞痛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均为42.9%,药物支架组分别为20%和10%。结论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药物支架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且可明显提高其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38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92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2组的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微球蛋白(α1-MG),并进行分析比较,同时从观察组中抽取56例依从性较好的患者,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ALB为(4.04±2.02)mg/L,TRF为(1.07±0.20)mg/L,α1-MG为(5.64±2.06)mg/L,观察组分别为(10.85±5.15)mg/L、(1.72±0.81)mg/L和(13.58±6.07)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ALB显著增高(P<0.05),α1-MG为非常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中高血压病2~3级与高血压病1级比较,ALB、α1-MG均有非常显著增高(P<0.01);观察组56例患者治疗3~6个月后ALB(9.08mg/L±5.15mg/L)、α1-MG(8.56mg/L±4.87mg/L)与治疗前ALB(12.48mg/L±5.25mg/L)、α1-MG(13.74mg/L±6.38mg/L)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α-MG及ALB为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与高血压分级呈正相关,且能反映高血压的控制状况。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分别应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13例临床确诊为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20mg组(A组,56例)和40mg组(B组,57例),随访8周,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8周的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②B组累计心脏事件发生率较A组明显减少(P<0.05);③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CS患者早期应用辛伐他汀40mg/d,能更有效地降脂,提高达标率,明显抑制炎症因子,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且安全、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讨茶色素对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给40例脑梗塞患者口服茶色素,治疗前、后15~30d分别作血小板聚集(PAg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查,并与3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治疗前患者的PAgT明显高于正常人,PT较正常人短,用茶色素治疗15及30d后,患者的PAg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茶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的作用,对脑梗塞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