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镉对巨噬细胞毒性及DNA损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TT 比色、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研究氯化镉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MΦ) 的毒性及DNA 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染毒6 小时,氯化镉对MΦ活性产生抑制效应,染毒24 小时,抑制效应最大;镉浓度与MΦ活性抑制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染毒24 小时,镉浓度为10 、20 、40 、80μmol/L时,MΦDNA 电泳呈现“梯子”条带( 凋亡特征) ;镉浓度为160 、320μmol/L 时,DNA 电泳呈现“膜”状( 坏死特征) 。本研究提示,氯化镉可抑制离体MΦ的活性,而且可引起DNA 的降解,不同浓度的氧化镉引起MΦ损伤的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某地表水源藻类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地表水源藻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2004年3~10月间,在该水源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水温(WT)、透明度(SD)、水深(W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藻类细胞密度(ACD)8项指标,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探讨CNa和ACD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建立叶绿素a和藻类细胞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该水源标准化叶绿素a与wT、CODMn、TP呈显著正相关,与SD呈显著负相关;标准化藻类细胞密度与WT、TP呈显著正相关。与SD、WD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显示,WT、TP和CODMn为该水源标准化叶绿素a的显著相关因子。WT和TP为该水源标准化藻类细胞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应用回归方程计算出来的预测值能够较好地与实测值拟合。结论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Chla和ACD的变化趋势;削减TP和CODMn含量在控制Chla和ACD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氟致雄性大鼠生殖功能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目的 探讨高氟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给予雄性 Wister大鼠含氟化钠 15 0 m g/ L 的水 10周后 ,检测其精子计数、活动率、畸形率 ,测定睾丸、附睾生化标志酶和性激素 ,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染氟组精子计数、活动率下降 ,畸形率升高 ,血清睾酮、促黄体生成激素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睾丸组织有明显的病理学改变。结论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氟对雄性生殖系统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人群血清AKP与饮用水中氟钙镁的关系,探讨钙镁联合作用对人群氟中毒效应指标的影响.方法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浓度,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水钙水镁含量,金氏法测定血清AKP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氟病区水氟水镁浓度均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区水钙浓度、水质总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区人群尿氟均值、血清AKP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血清AKP与水氟水钙水镁之间的回归方程是Y=13.805 1.812X1-0.046X2-0.090X3.结论 饮用水中氟钙镁离子显著影响该地区人群血清AKP活性,钙镁联合作用可减轻或延缓机体氟中毒的骨相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山萸肉醇提液对大鼠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和致畸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萸肉提供毒理学资料.方法:采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方法规定的急性毒性试验、致畸胎试验以及蓄积毒性试验方法,对山萸肉醇提液进行检测.结果:山萸肉醇提液的LD50>10 g/kg,蓄积系数>5;山萸肉醇提液对实验小鼠无致畸胎作用.结论:山萸肉醇提液无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对脊椎动物胚胎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6.
硒对氟致雄性大鼠生殖损害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硒对高氟所致雄性大鼠生殖损害的拮抗作用。方法 :1 0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氟 (NaF 1 5 0mg/L)组、氟加低硒 (0 .5mg/L亚硒酸钠 )组、氟 (NaF 1 5 0mg/L)加中硒 (2 .0mg/L亚硒酸钠 )组、氟(NaF 1 5 0mg/L)加高硒 (4 .0mg/L亚硒酸钠 )组 5组 ,通过饮水加氟、加硒的方法染毒 1 0周。观察氟、硒对大鼠体重、睾丸和附睾质量及其脏器系数 ,精子计数、活动率及畸形率 ,睾丸、附睾生化标志酶 ,血清性激素 ,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以及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率的影响。结果 :①右侧睾丸质量对照组为 (1 .80± 0 .2 2 )g ,氟加高硒组为 (1 .6 1±0 .1 1 )g ,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②精子计数 :氟组 (9.2 3× 1 0 7ml-1 )、氟加中硒组 (37.6 7× 1 0 7ml-1 )与对照组 (2 8.6 0× 1 0 7ml-1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精子畸形率 :氟组 (36 .33% )氟加中硒组 (1 2 .70 % )与对照组 (1 4 .83%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 ;精子活动率 :氟组 (6 2 .0 7%± 6 .5 0 % )氟加中硒组 (6 8.2 1 %± 4 .99% )与对照组 (73.6 7%± 6 .5 1 % )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③LDH :氟组 ((5 79.4 7± 97.1 6 )u/g)、氟加中硒组 ((72 6 .1 3± 1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血清叶酸水平对新生儿血清叶酸、身长、体质量和头围的影响.方法:对80名产妇进行回顾性健康问卷调查;采用顺磁性颗粒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叶酸水平;采用卧式身长计和头围尺分别测量新生儿身高和头围;电子秤称量新生儿体质量.结果:母体血清叶酸水平为(2.27±2.14)μg/,L,新生儿脐带血血清叶酸水平为(7....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氟化物的抗雄激素样作用,并探讨其生殖系统损伤机制。方法采用Hershberger实验方法;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睾酮含量。结果染毒组雄激素依赖组织(精液囊和凝集腺、前列腺、肛提肌/球海绵体肌、阴茎头、尿道球腺、阴茎)脏器系数及血清睾酮含量均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雄激素依赖组织脏器系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染毒组血清睾酮含量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染毒组血清睾酮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之间肝、脾、肾、肾上腺脏器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化钠可能不具有抗雄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黄河花园口某调蓄池浮游藻类、蓝藻、产毒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污染情况。方法从2005年3月~2006年1月,用2.5L有机玻璃采水器在该调蓄池共采样15次。采用血细胞计数板法计数浮游藻类细胞密度,用全细胞PCR检测产毒微囊藻的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和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用ELISA法检测水体微囊藻毒素浓度,并对全细胞PCR和ELISA阳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该调蓄池浮游藻类主要是硅藻、绿藻、蓝藻和裸藻,其他藻类较少;优势藻门有随季节变化逐渐演替的规律,总藻细胞密度和蓝藻细胞密度夏秋季较高。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和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从2005年7月至11月PCR检测结果阳性;微囊藻毒素从6月份开始检出,其变化范围在0~0.251μg/L之间,夏季最高;全细胞PCR与ELISA的阳性结果没有差异。结论黄河花园口某调蓄池有产毒微囊藻和微囊藻毒素污染,全细胞PCR可以用于自然水体中产毒微囊藻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和评价示范区创建以来,社区居民卫生需求与利用情况,通过对所获资料的分析,旨在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并为进一步更好的进行全国优秀社区创建工作和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政府制定新型医疗合作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各样本市一个示范区和一个非示范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community health service,CHS)和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13.0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民对CHS机构的认知程度、满意率大大提高,广大居民已经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消费观点,CHS机构优势已经显示出来,示范区各项调查指标明显优于非示范区,非示范区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结论: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制定新型医疗合作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