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肽酶对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位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新肝期前后凝血功能改变最为严重,往往需要大量血浆与凝血因子输注,提示机体在无肝脏状态下及缺血后再灌注的肝脏可能对凝血功能有很大影响。在凝血的诸多因素中,血小板和凝血关系尤为密切。肝缺血再灌注是肝移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因此,本研究拟采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再灌注前后血小板功能及糖蛋白变化,及应用抑肽酶后血小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手术创伤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铁调素和膜铁转运蛋白1(FP1)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老龄雄性SD大鼠100只,18月龄,体重400~ 5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n=50):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但不进行手术;手术创伤组(ST组)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后行改良性剖腹探查术30 min.于术后24h时随机取10只大鼠,行水迷宫实验,测定认知功能,持续6d,分别于水迷宫实验第1、3、5、7天时随机取10只大鼠处死,取脑,分离海马,采用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铁调素和FP1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ST组水迷宫实验第3、4、5天时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P<0.05),各时点海马铁调素表达上调,FP1表达下调(P<0.05).结论 手术创伤可降低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铁调素表达,下调F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吴艳  崔剑 《重庆医学》2007,36(2):F0004-F000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体重75kg,以背臀部巨大神经纤维瘤伴瘤体内感染入院.查体发现巨大肿瘤覆盖整个背部、臀部以及部分前胸壁,估计瘤体重量至少达体重的1/3,多次B超显示瘤体内存在2个巨大的含液空腔并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瘤体内存在多根粗大的动脉和静脉,体温波动于37.6~38.5℃,经过瘤体空腔内抽出3 000ml脓血及抗感染、营养治疗后瘤体内感染灶无好转迹象.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瘤体内感染灶及部分瘤体切除术,预计切除瘤体的1/2,术前预备充足的血液及血液回收装置.  相似文献   
4.
魏勇  陶国才  顾健腾  崔剑  易斌 《重庆医学》2007,36(21):2191-2192,219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人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人肝细胞株HL-7702,建立培养肝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将培养的肝细胞分为7组,每组6个样本,缺氧培养15h,复氧5h,然后分别取上清液和肝细胞线粒体,测定ALT、AST、MDA的含量和SOD的活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损伤对照组的ALT、AST、MDA明显升高,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低浓度的瑞芬太尼(5、10、20ng/ml)能使细胞内ALT、AST、MDA明显降低(P<0.05)及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而瑞芬太尼浓度>30ng/ml时,其结果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浓度瑞芬太尼对缺氧复氧的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艾滋病胸部影像学表现,为认识和诊断艾滋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46例艾滋病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20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病变,呈两肺网状合并斑片状、小片状、大片状、结节状及两肺磨玻璃状改变。10例表现为一侧肺部病变,其中1例合并有左上肺空洞。5例仅表现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11例两肺胸片未见异常。结论胸部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出艾滋病患者合并的胸部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6.
猴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变化的影像学与肌电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下颌角截骨术后咬肌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12只成年雌性恒河猴分为3组,每组4只。各组经口内随机行一侧下颌角截骨术,做自身前后对照。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时以CT和肌电仪动态检测术侧咬肌的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电压峰值。结果:术后咬肌厚度、横截面积和肌电峰值均减小,这些变化在术后3个月最为明显,术后6个月开始恢复,但在术后12个月时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结论:下颌角截除术使咬肌的形态与功能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与减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渐恢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神经刺激器是利用电刺激器产生脉冲电流传送至穿刺针,当穿刺针接近混合神经时,会引起混合神经去极化犤1犦,而其中运动神经较易去极化出现所支配的肌肉颤搐,从而通过肌颤搐来定位,不必通过寻找异感或针随动脉搏动而判断定位。我院自2003年运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PCIA)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T细胞、NK细胞的影响,为选择合适的镇痛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2例老年宫颈癌患者根治术病例,根据所使用的镇痛方式分为3组:PCIA组(38例),PCEA组(36例),对照组(18例)。在诱导麻醉前、手术开始2 h、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7 d时间点上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 3组病例在麻醉和手术后NK细胞活性明显下降、CD4降低、CD8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在术后3 d左右开始恢复,术后7 d左右恢复接近诱导麻醉前水平。但PCIA组、PCEA组相对对照组程度上要轻,且恢复快,尤其是PCEA组。结论老年癌症患者术后应该积极采用术后镇痛,方式上以PCEA方法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为动物模型, 研究胸腺细胞分化抗原-1(thym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 1,Thy-1/CD90)及Thy-1mRNA的表达,分析Thy-1及Thy-1mRNA与肺纤维化形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用BLM气管注入法建立动物模型;分别留取第1 d、3 d、7 d、14 d、28 d肺组织, 测定羟脯胺酸(HYP)、Thy-1 、Thy-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肺间质中成纤维细胞多数表达Thy-1,阳性率为88.01%+4.12%;随着纤维化程度加重,Thy-1表达呈进行性减少;Thy-1表达阳性率与HYP之间呈负相关;Thy-1mRNA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与Thy-1表达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存在成纤维细胞表达Thy-1减少,Thy-1细胞可能是胶原的主要来源细胞;Thy-1的减少与Thy-1mRNA无关。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兔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功能及膜蛋白的变化。方法 20只大耳白兔行氯胺酮麻醉,气管切开插管控制呼吸。夹闭肝门30min后恢复灌注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肝缺血25min、再灌注后5和10min由颈动脉采血,测血小板数量、粘附率、最大聚集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各时点血小板糖蛋白Ⅰb、Ⅱb、Ⅲa(GPⅠb、Ⅱb、Ⅲa)和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数量。结果 血小板数量、粘附率、聚集率各时相点和缺血前相比均显著降低;GPⅠb数量在各时点和缺血前相比明显减少;各时点GPⅡb数量和缺血前相比,有显著下降趋势;GPⅢa数量在再灌注后5、10min和缺血前及肝缺血25min相比有显著下降趋势;GMP-140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肝脏窦状隙电镜观察,大量血小板积聚和脱颗粒。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积聚于肝窦状隙并大量脱颗粒,其粘附、聚集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