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液内有形成分(也称尿沉渣)染色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含有龙胆紫、沙黄的Sternheimer-Malbin法(S-M法)和含有阿利新蓝、哌洛宁的Sternheimer法,不同的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的染色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尿液内有形成分(也称尿沉渣)染色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含有龙胆紫、沙黄的Sternheimer-Malbin法(S-M法)和含有阿利新蓝、哌洛宁的Sternheimer法,不同的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的染色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尿液有形成分新染色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尿液内有形成分(也称尿沉渣)染色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含有龙胆紫、沙黄的Sternheimer-Malbin法(S-M法)和含有阿利新蓝、哌洛宁的Sternheimer法,不同的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的染色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五倍子、儿茶、乌梅、黄连和黄芩的体外抗菌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等5种中药对28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与结论,5种中药对肠球菌的抑菌作用均较好,其中以五倍子和儿茶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90均为1:640,而黄连,乌梅和黄芩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MIC90分别为1:320,1:320和1:160。  相似文献   
5.
尿液内有形成分(也称尿沉渣)染色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多的为含有龙胆紫、沙黄的Sternheimer-Malbin法(S-M法)和含有阿利新蓝、哌洛宁的Sternheimer法,不同的染色法对尿有形成分的染色特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对252株临床菌株的抗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五倍子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07mg/ml、0.107mg/ml和0.43mg/ml,其MIC90分别为3.43mg/ml、0.214mg/ml和0.43mg/ml.  相似文献   
7.
用新方法进行大黄对308株临床菌株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抗菌实验方法,对大黄进行了308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黄对112株金葡菌的MIC50为1.5mg/ml,MIC50为6mg/ml,对11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MIC50和MIC50均为3mg/ml,对28株肠球菌的MIC50为3mg/ml,MIC90为6mg/ml时,大黄对2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和28株大肠杆菌几乎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例眼部感染患者中分离出细菌160株,其中G~+球菌121株(75.6%),G~-杆菌24株(15%),G~+杆菌12株(7.5%),G~-球菌3株(1.90%)并对118株细菌作了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外眼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首,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及氯霉素均较敏感,可做为外眼感染的首选药物。氯霉素仍然是局部应用较有效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急性慢性肾盂肾炎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是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的常见疾病 ,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预防并发症 ,提高生存率。肾盂肾炎的诊断常依靠尿液有形成分的定量计数 ,临床上常用的有Addis尿沉渣计数、1小时尿细胞排泄率及每分钟尿细胞排泄率等。我们以每分钟尿细胞排泄率试验对肾盂肾炎进行了观察 ,证明这种方法对早期诊断、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选我院确诊为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 5 0例 ,其中急性肾盂肾炎 2 4例 ,慢性肾盂肾炎 2 6例 ,男 3例 ,女 47…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绿色气球菌性败血症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绿色气球菌(aerococcus viridans)性败血症国内尚无报告,我们于1987年3月发现1例,现报告于后。患儿男性,6天,第二胎,足月顺产。于生后第5天因无明显诱因发热、鼻塞、拒乳,以新生儿脐炎收入院。病后无呕吐、腹泻及抽搐史。查体:体温38.9℃,脉搏150次/分,呼吸40次/分。呼吸稍促,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末见出血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畸形。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未闻足千湿性罗音。心率150次/分,律整,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肝于肋下可触及边缘,质软。脾末触及。肠鸣音正常,脐带脱落。血白细胞:7.6×10~4/L,中性63%,淋巴37%。脐分泌物细菌培养,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血培养生长绿色气球菌。药敏试验上述两种细菌对红霉素敏感。入院后静脉点滴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体温逐渐下降,4日后体温又升至39℃,改用红霉素静脉点滴,3日后体温正常,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