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某肿瘤专科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1月—2020年10月住院患者送检的29546份血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利用WHONET5.6软件统计血培养的阳性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111株,阳性率为10.5%,其中革兰阴性菌2009株(占64.6%),革兰阳性菌931株(占29.9%),真菌171株(占5.5%)。病原菌以肠杆菌目细菌为主,前五位的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27.0%)、肺炎克雷伯菌(13.0%)、金黄色葡萄球菌(6.56%)、表皮葡萄球菌(5.60%)和铜绿假单胞菌(5.14%)。送检科室排在前五位的是血液科、肝胆外科、普外科、妇瘤科和介入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分别为41.1%和36.6%,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9%和3.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10.9%和12.8%。葡萄球菌中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是39.2%和61.8%。结论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患者的血培养结果,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数据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1115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728株(65.3%),革兰阳性球菌328株(29.4%),真菌59株(5.3%)。检出率前5位的分离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等有较高的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中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2.9%和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oNS)检出率分别为20.8%和64.0%。结论 本院肿瘤患者血流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临床常见细菌耐药仍较严重,应及时了解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根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一起阴沟肠杆菌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 采用现场病原菌检测和病例调查方法,对患者环境物体表面、室内空气、患者和医务人员手进行标本采集、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共采集样本110份,其中医生办公室桌面和电话检测出的阴沟肠杆菌与病例4所在病房卫生间水龙头检出的阴沟肠杆菌药敏结果一致.结论 推测病例4所在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株同时产KPC-2和NDM-5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特征。方法肺炎克雷伯菌KPN-hnqyy分离自我院血液科一位患者的粪便标本, 使用仪器BD Phenix-M50鉴定菌株并测定最小抑菌浓度;酶联免疫层析试验和PCR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接合试验检测相关质粒的转移性;PacBio和Illumina平台对菌株全基因组测序, 并在BacWGSTdb数据库中检索菌株MLST分型、耐药基因和质粒类型, 使用软件Easyfig2.2.3比对基因组和开放读码框序列, BRIG v0.95生成可视化质粒圈图。结果肺炎克雷伯菌KPN-hnqyy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 MLST分型为ST11型, blaKPC-2和blaNDM-5碳青霉烯酶基因阳性;接合子blaKPC-2基因阳性, blaNDM-5阴性;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菌株含有1个染色体和3个质粒;肺炎克雷伯菌KP69和KP19-2029等与本研究菌株染色体基因组相似性大于99.9%, 且其各自携带的不同种类的质粒上含有相似的IncR和IncFⅠ耐药基因融合区, blaKPC-2基因位于此融合区中一个由T...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确定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评估肿瘤患者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其他念珠菌之间可能存在的临床显著性差异。并对白假丝酵母菌血症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血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旨在通过该类分析, 及时开展干预, 尽量避免易感因素, 进而改善真菌血症患者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323例念珠菌血症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发生念珠菌血症的危险因素, 同时对比分析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非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念珠菌血症的临床差异。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念珠菌常见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和分析。  结果  念珠菌血症分离病原体中, 最常见的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7.15%(120/323), 而白假丝酵母菌占34.37%。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下述因素与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念珠菌血症的发生相关, 即肠外营养(P < 0.001)、粒缺(P < 0.001)、化疗(P < 0.001)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P < 0.001), 同时肠外营养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念珠菌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83, 95%CI:0.098~ 0.340;P < 0.001)。  结论  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超越白假丝酵母菌为患者念珠菌血症主要病原体。通过评估患者念珠菌血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以期加强和制定感染控制策略, 从而预防念珠菌血症的传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