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真核生物翻译控制在细胞进程中对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能确保蛋白的迅速调节以维持细胞内稳 态。真核翻译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包括起始、延伸、终止和核糖体循环,其中起始是限速步骤,受真核翻译起始 因子(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s,eIFs)调控。翻译起始缺陷将导致一系列疾病。在所有eIFs中,eIF3是最大的 同时知之较少的因子。eIF3A是eIF3因子的最大亚基,其异常一方面会导致肿瘤发生,另一方面将阻止肿瘤向更高级 别恶性肿瘤进展。eIF3A表达变化和突变影响肿瘤患者对铂类化疗药物的反应。此外,eIF3A与纤维化病变相关,抑 制eIF3A的试剂能延缓病变进展。eIF3A在肿瘤中的双重作用可能是其在肿瘤进展的不同阶段调节不同mRNAs翻译的 结果,特定阶段不同mRNAs的编码产物发挥促癌或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的相关性。4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对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ACE基因型分析,根据ACE三种基因型DD型、ID型和Ⅱ型将受试者分为三组,所有受试者每天服用依那普利20mg进行2周的降压治疗,观察依那普利在三种不同ACE基因型中的降压疗效及差异。结果在所有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依那普利治疗前与治疗后每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DD型与Ⅱ型两组之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压幅度(即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的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DD组依那普利的总有效率为91.30%;ID组为85.71%;Ⅱ组是79.17%。依那普利对DD组疗效最好,ID组次之,Ⅱ组较差。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依那普利降压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组胺对脂肪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培养3T3L1细胞,诱导分化为白色脂肪细胞,运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组胺和苯海拉明对白色脂肪细胞中UCP2 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白色脂肪细胞在不同剂量组组胺的刺激下,UCP2的表达值在不同剂量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UCP2的表达水平随着组胺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组胺剂量为30μmol·L^-1时达到最高值;在相同剂量组胺下,观察不同时间对细胞内UCP2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时间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当时间为6h时,UCP2表达量达到最高;苯海拉明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脂肪细胞UCP2 mRNA水平和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组胺可以刺激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中UCP2的表达,其机制与激活H1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刘建华  尹继业  杨德柱 《医药导报》2007,26(9):1081-1083
[摘要]目的建立硝酸咪康唑软膏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0.5%醋酸铵溶液 乙腈和甲醇(1:1)混合液(200:9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线性关系A=0.439 0C+0.411 9,r=0.999 9,重复性实验RSD=1.59%(n=5),检测限为0.33 ng。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软膏制剂的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   
6.
基于铂类的联合化疗是当前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不同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较大。遗传因素是影响NSCLC铂类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量DNA损伤与修复、药物代谢与解毒、细胞周期和凋亡、药物转运体与膜受体相关基因的变异都可以影响NSCLC铂类化疗药物化疗敏感性。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并探讨建立准确预测NSCLC铂类化疗疗效的药物基因组学模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获得性耐药的高度关联是导致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是影响肿瘤的临床疗效的主要障碍。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是肿瘤的起源,与肿瘤的复发、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多药耐药(对目前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不敏感),抵抗放化疗和长期静寂的特点,是导致获得性耐药的重要原因。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分化的过程,可使肿瘤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征,从而促进CSCs的产生,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综述CSCs和EMT在化疗耐药发生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wnt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ntinduciblesignalingpathwayprotein1,WISPl)是生长因子CCN家族的成员。前期研究发现WISPl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肺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包括哮喘、急性肺损伤等。本研究旨在探索WISPl基因多态性是否与肺癌易感性及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相关。我们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集了325例肺癌患者及254例健康对照血样。根据实体瘤化疗敏感性评价指南(RECIST)筛选出118例化疗敏感和174例化疗耐药的患者。所有血液样本均用Promega公司生产的基因组DNA纯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我们根据以下原则挑选了47个候选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1)在中国人群中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AlleleFrequency,MAF)不小于5%;(2)2基因区域的标签SNP;(3)位于启动子、3’非翻译区(UTR)和外显子区的SNPs。基因区域的标签SNPs(r^2≥0.8)运用Haploview4.2软件来挑选,所有SNPs都通过飞行质谱(sequenom)方法进行分型。所有SNP位点都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OR值来评价多态与肺癌易感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关系。OR值的计算校正了以下因素: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级和化疗方案,并且运用Bonferroni校正法进行多重检验校正。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和PLINK1.07软件完成。经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rs2977549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P≤0.001),并且与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P=0.017)及肺癌易感性(P=0.026)也具有相关性,但后两者经校正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WISPrs2977549有可能是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一个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1RTl基因多态性与肺癌对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338名肺癌患者(其中184名对化疗耐药和154名对化疗敏感)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以铂类(顺铂、卡铂)为基础的化疗。分析其SIRTl的所有单核苷酸多态性,最后筛选出4个tagSNPs进行基因分型。OR和CI用来评估SIRTl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在〉60岁的肺癌患者中,rs3758391的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显著相关(OR=0.38,P=0.049)。rs3740051、rsl2778366的遗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疗效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SIRTlrs3758391基因多态性可以显著影响肺癌患者铂类化疗的敏感性,SIRTl可能作为肺癌铂类化疗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高效表达人β3-肾上腺素受体(hβ3-AR)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hβ3-AR的功能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影响奠定基础。方法从人肾旁脂肪组织提取总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hPPAR-γ2、hβ3-AR cDNA全长序列。将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后的hβ3-AR cDNA与同样进行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的pcDNA3·1(+)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载体pcDNA3·1(+)/hβ3-AR。将XbaⅠ和AflⅡ双酶切后的hPPAR-γ2cDNA与同样进行XbaⅠ和AflⅡ双酶切的pcDNA3·1(+)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载体pcDNA3·1(+)/hPPAR-γ2。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后对DNA序列进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hβ3-AR和hPPAR-γ2基因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运用定点诱变方法,对野生型hPPAR-γ2和hβ3-AR质粒进行定点诱变,构建Pro12Ala突变的hPPAR-γ2和Trp64Arg突变的hβ3-AR的pcDNA3·1(+)载体,电穿孔法将人hβ3-AR重组表达载体pcDNA3·1(+)/hβ3-AR(突变型和野生型)转染到SH-SY5Y细胞中,用G418筛选获取稳定转染细胞株,并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结果酶切和测序分析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并在转染的SH-SY5Y细胞中获得hβ3-AR的高效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人PPAR-γ2、β3-AR基因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人野生型和突变型的hPPAR-γ2和hβ3-AR的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PPAR-γ2和pcDNA3·1(+)/hβ3-AR〕。成功获得了稳定表达hβ3-AR基因的SH-SY5Y细胞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