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并对血清HBeAg、HBVDNA与肝组织病理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慢性HBV携带者821例,行肝穿刺病理检查,依据血清HBeAg将患者分组,分别比较HBeAg阳性( n =713)和阴性组(n=108)患者HBVDNA、肝组织炎性分级和纤维分期研究分析。结果821例患者99W.51%存在肝组织损伤;炎症分级G≥2者358例(43.61%);纤维化分期S≥2者287例(34.96%)。 G≥2及S≥2HBeAg阴性组患者均明显多于阳性组( P值均<0.05)。血清HBeAg阴性组HBV DNA、肝组织炎性分级和纤维分期明显重于HBeAg阳性组( P <0.05)。2组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均无相关性( r =0.234、0.107, P <0.05)。结论慢性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皆非“正常”,HBV DNA不能很好地反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血清HBeAg阴性患者肝脏损伤情况重。对此类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考虑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ICU是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治疗单元。患者的病情重、病情变化快,而且实施无家属陪伴制度,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为了防止发生护理缺陷,确保护理安全。我院对ICU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特征与ALT、性别、年龄和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82例慢性HBV感染者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分别就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与性别、年龄、ALT、HBV DNA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282例中炎症分级≥2级所占比例为58.51%,肝纤维化分期主要分布在S1(35.11%)和S2(34.75%);不同炎症分级之间,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年龄方面,G2~G4组均高于G0组(P坶0.05);在ALT方面,G2~G4组均高于G0和G1组(P均0.05),G4组高于G2和G3组(P均0.05);不同炎症分级组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肝纤维化分期之间,患者性别分布方面S2组男性比例高于S3组(P0.05);在年龄方面,S1、S2、S3组年龄依次升高(P均0.05);ALT方面,S4组高于S0~S3组(P均0.05);HBV DNA水平方面,S3组高于S1组(P0.05),S4组高于S0~S3组(P均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大部分炎症分级为G2以上,肝纤维化分期为S4以下。随着ALT升高,炎症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逐渐加重,但ALT≥2倍正常值上限后肝纤维化程度不再随之变化。男性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较重。随着年龄增加肝脏炎症程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早期活动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住院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后早期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腰背部不适、排尿困难、失眠等方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早期活动安全可行,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ICU护理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专科医院。为了综合人力、物力对危重患实施集中治疗、护理,提高危重患抢救成功率,于2004年1月建立ICU,至2005年11月,已收治各类危重患441例。其中慢性重症22例,男18例,女4例;急性重症3例,男2例,女1例;亚急性重症2例;男2例;干细胞移植2例,男2例;肝性脑病33例,男27例,女6例;上消化道出血60例,男44例,女16例;肝硬化32例,男25例,女7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87例,男73例,女14例;脾动脉栓塞术后150例,男102例,女48例;其他传染病患’50例,男37例,女13例;抢救成功率达到95.46%。现总结工作经验,对ICU护理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早期活动对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时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失眠、烦躁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舒适度提高.[结论]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皮肝动脉灌注栓塞术(TACE)对组织的创伤小,操作简便,是治疗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动脉插管注入造影剂和大量抗癌药物及栓塞剂,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尹书梅 《河北中医》2008,30(12):1335-1336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具有创伤小、保留部分脾脏免疫功能、操作简便、恢复期短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笔者现将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尹书梅 《护理研究》2009,23(1):164-165
[目的]探讨早期活动对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术后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舒适度及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术后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失眠、烦躁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舒适度提高。[结论]早期活动可以减少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病人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症和脾功能亢进(脾亢)患者行部分脾栓塞(PSE)后肝、脾血流动力学的远期变化.方法 对1 720例肝硬化并发门静脉高压症和脾亢患者行PSE,观察其1~5年病死率,分析其死亡原因,对生存期达5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600例患者观察术前及术后肝、脾血流动力学及血象、脾脏大小、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PSE后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具有明显变化,消化道出血次数和量明显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较术前明显上升;术后2个月脾脏开始逐渐缩小,3个月后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E可明显改善肝、脾血流动力学,降低门脉压力,改善脾亢症状,减少消化道出血机会,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显著且稳定,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