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因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并进行性加重2月余,于1983年4月8日入院。发病前一周曾患“上感”。自幼体弱,5岁起常发热伴关节痛。体检:轻度贫血貌,呼吸稍急促,唇微绀,颈静脉充盈,心前区略隆起,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心率84次,律整。胸骨左缘尤以3~4肋间闻及粗糙而  相似文献   
2.
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低血糖症,一般诊断不难,但中风样表现的低血糖症极易误诊。我们曾在1周内连续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女,76y,因昏迷1h就诊。1h前,家属发现患者“睡眠”不醒,呼之不应,无呕吐,无大汗,无大小便失禁。近2d正常进食。有糖尿病史近10...  相似文献   
3.
口服四季青浸膏片和蜂胶片等降脂药物,除表现有传统所见的血清TC 和TG 降低作用外,还见低水平的HDL-C 值和HDL-C/Tc 百分比值有明显升高,趋向正常。血清HDL 是抗冠心病保护因子,建议测定血清HDL-C 和HDL-C/TC 水平作为评判降脂药物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搏骤停是对急诊医学的最大挑战。目前普遍将肾上腺素作为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 ,但有临床研究显示心肺复苏时应用肾上腺素对预后的影响并不优于生理盐水安慰剂[1] ,而大剂量肾上腺素也不能提高存活出院率[2 ,3 ] 。因此 ,临床和药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更为有效的心肺复苏药物和方法。近年来血管加压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引人注目。Lindner等 1992年发现心搏骤停的患者血浆中精氨酸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的浓度明显升高 ,且复苏成功的患者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浓度高于复苏失败者。 34例连续的院外心搏骤停患者中 ,2 0例复苏…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对18例肿瘤性心脏压塞进行分析,发现心脏塞可以是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的首发症状,也可在原发肿瘤病程中突然发生,误诊率极高。心电图“电交替”和超声心动图“心脏摇摆综合征”常提示为肿瘤性心脏压塞,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并对解除心脏压塞的方法进行讨论,推荐经心电图指引的心包穿刺术和剑突下心包切开术。  相似文献   
7.
尤肇俊  潘云香 《江苏医药》1992,18(10):560-561
恶性心包积液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心包恶性肿瘤引起的心包积液,现已成为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尸解材料表明肿瘤性心包受累并非罕见,占总尸解3.4%和癌症患者尸解11.6%。如能早期诊断,不仅能防止严重并发症,且为原发肿瘤治疗赢得时间。现将我院1979年9月~1990年7月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恶性心包积液2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4例均为住院病例,确诊依据:(1)原发肿瘤经X 线摄片、CT、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2)超声心动图(UCG)及X 线显示心包积  相似文献   
8.
暂时性心脏起搏(TP)是处理严重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73年用心房超速起搏法纠治复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并发昏厥获得成功后,1973~1985年7月已进行了290例次TP,其中90%病例系因严重缓慢性及/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而紧急起搏者,余10%则因心脏病合并严重心律失常需进行重大手术而预防性安置心室起搏导管者。现将我们对TP的若干经验与教训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一、建立抢救组 早年,我们在抢救心原性昏厥时,常常是临时组织,曾不止一次因除颤器故障、起搏器或导管失灵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测定1994年南京市热浪袭击期间20例重症中暑患者及12例正常人血浆β-内啡肽浓度变化并对纳洛酮治疗中暑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全部中暑病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各级病例均立即抽取静脉血2ml,纳洛酮治疗组每次静注纳洛酮1.2mg,每次间隔30分钟,共三次,并于每次注药后5分钟各抽取静脉血2ml。纳洛酮治疗组和对照组即刻血浆β-内啡肽含量(各为82.40±16.16ng/L与71.54±11.41ng/L)均较正常人组(31.08±4.86ng/L)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血浆β-内啡肽含量变化明显地表现为下降趋势,尤以即刻与第二次纳洛酮注射后值(37.00±7.61ng/L)、即刻与第三次用药后值(31.57±7.53ng/L)间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各时间点β-内啡肽值无显著差异(P>0.05)。第三次注射纳洛酮后,治疗组的收缩压增值及体温、神志、头痛缓解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述结果提示,纳洛酮可望作为重症中暑抢救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52例体会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魏桃英,尤肇俊关键词纳洛酮;酒精中毒;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中图法分类R595.6近年来,因饮酒过量致急性酒精中毒的人数逐年增加,我院采用纳洛酮救治急性酒精中毒52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