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对小鼠药物动力学及与实验性肿瘤转移治疗活性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小鼠在不同给药途径下的乌苯美司血清药物动力学及观察乌苯美司对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治疗活性。结果:乌苯美司iv的T12较短,初始血药浓度较高。iv和im给药后的曲线下面积较大;po及ip则较小。不同给药途径对实验性肿瘤转移均有治疗作用。结论:乌苯美司的血清T12较短,其治疗活性取决于冲击和高剂量的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2.
MTT法和双琼脂MTT法测肿瘤药敏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实验用MTT法测定了258例恶性肿瘤对17种常用抗癌药的体外敏感性,其中30例用MTT法和双琼脂MTT法同时测定,结果显示后者抑制率高于前者.有25例用MTT法测定的实体瘤可评价其近期疗效,其中11例药敏试验显示不敏感而临床化疗无效,另14例抗癌药体外敏感而临床化疗8例有效,抗癌药体外敏感性和临床疗效总符合率为80%.  相似文献   
3.
4.
我院门急诊处方的用药合理性抽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抽查本院门急诊处方合理配伍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方法:随机抽查 2003年 3月至 2004年 2月中每月的某天门急诊处方书写和配伍.结果与结论:抽查了 7 759张处方的用药合理性,发现其中一些处方在配伍上确实存在不合理问题,有必要提醒医师和药师注意.  相似文献   
5.
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退药原因,总结经验,为减少和规范退药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009年1月至10月间退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退药共398例,原因涉及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患者拒绝用药及医生处方因素等6个方面。结论应建立严格的退药制度,以减少退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阴道内酸性环境与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妇科门诊的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患者进行阴道菌株分离、鉴定,获得白色念珠菌96株。检测不同pH值环境下菌株对硝酸咪康唑与克霉唑的药物敏感性,并观察相关性。结果在pH值偏酸性的环境下,两种唑类药物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效果更强。结论维持阴道内酸性环境能更有效地治疗白色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8.
张之艺  宗黎琼  郭澄 《中国药业》2013,22(13):52-53
目的做好实习生带教工作,培养其熟练应用专业知识、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方法分析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制订实习生的培训计划与考核表,并由实习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考核量表在工作中实用性强,评估内容规范、简便,带教老师和实习生都能很好地了解和应用。结论通过对实习生的规范化培训,以及师生双方的相互考核与评价,可使带教水平和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头孢噻肟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检索万方数据库1998年至2019年有关文献资料,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原患疾病、发生时间、预后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头孢噻肟所致ADR在11岁以内的少年儿童中发生较多(20.12%);静脉滴注(91.72%)是主要给药方式;ADR累及系统/器官多为全身性反应(53.85%)、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1.83%)、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8.28%);过敏性休克(42.60%)为主要表现形式;ADR发生时间多为用药后30 min内(56.21%),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用药10 min内(77.78%)。5例(2.96%,男3例、女2例)死亡,包括过敏性休克4例和急性喉头水肿1例。ADR与头孢噻肟的使用"肯定有关"10例(5.92%),"很可能有关"155例(91.72%),"可能有关"4例(2.37%)。结论临床应重视头孢噻肟导致的ADR,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等严重ADR,鼓励、推广及规范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工作,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7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口服1g单剂量扑热息痛滴剂(A)、酏剂(B)和片剂(C)后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比较。血药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A和B比C吸收迅速、达峰早,Cp和AUC较C犬(P均<0.05)。与C相比,A和B能维持在有效治疗血浓的时间更长。A和B更适合于儿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