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方法及作用。方法要不断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采取随机检查和定期监测的方式,及时进行反馈,定期进行整改,创建良好的分工合作模式,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结果医院感染控制方法正确恰当,不断提高医院的感染管理水平,使医院的感染率不断降低,使得医疗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结论医院感染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都有涉及,要及时做好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确保患者就医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黄酚脂质体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阻断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大黄酚脂质体10.0,1.0,0.1 mg·kg-1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BDNF和GFAP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黄酚脂质体可显著提高BDNF的表达,降低GFAP的表达,减轻海马损伤,其中以10.0 mg·kg-1组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大黄酚脂质体对海马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的表达,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19日讯:"到2020年底,基本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和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中医药服务实现全省全覆盖。"9月15日,云南省公布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 产业发展方面,未来5年,云南将大力推广三七、天麻等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名贵特色药材和重点中成药品种所需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开展林下中药材仿生种植,推进中药材种植GAP管理;设立优质种源保护区,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培育天然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种苗推广基地。同时,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相似文献   
4.
三种大黄酚制剂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大黄酚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差异,通过大黄酚制剂的组织分布特性来了解剂型的药效学特性。以期选出对脑部靶向最强,药效最佳的大黄酚制剂。方法 小鼠尾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制剂,按不同时间点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以及血浆,经过打匀浆去蛋白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织的大黄酚分布。结果 三种大黄酚制剂与大黄酚单体溶液相比,均能延长在小鼠体内的消除时间,并且有较好的组织器官靶向性。结论 三种大黄酚制剂的组织分布相比较,以大黄酚脂质体在各组织的分布较好,脑组织靶向最为显著。大黄酚脂质体有望成为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应用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大黄酚脂质体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海马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暂时性阻断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腹腔注射(ip)大黄酚脂质体10.0,1.0,0.1 mg.kg-1,观察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学和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酰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cl-2-Associated X(Bax)的表达。结果:大黄酚脂质体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元的丢失,提高Bcl-2的表达,降低caspase-3和Bax的表达,提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病理形态改变,减轻海马神经元损伤,其中以10.0 mg.kg-1组大黄酚脂质体的作用最为明显(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应用大黄酚脂质体对海马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caspase-3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调心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进的Himori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调心方40,20,10 g.kg-1剂量组、脑复康阳性对照组,连续ig给药15 d后,断头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分别采用钼酸铵显色法、硫代巴比妥酸法以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CAT,MDA和LF含量。结果调心方三个剂量组均可增强小鼠脑组织中CAT活性,降低MDA,LF含量。结论调心方可通过增强CAT活性,降低MDA,LF含量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大黄酚(Chry)是从大黄等蒽醌类化合物中提取的一种单体成份,具有减少大鼠肝、脑过氧化脂质生成的抗衰老作用,但其溶解度很小、性质不稳定、对胃肠刺激作用大,限制了临床的应用,有研究学者结合现代药剂新技术,完成了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大黄酚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为进一步比较这三种剂型组织分布的差异,选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44只,随机分为24组,每6组分别尾静脉注射大黄酚单体〔大黄酚对照品用生理盐水∶N,N-二甲基甲酰胺(DMF)∶吐温-80=8∶1∶1溶解〕、大黄酚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囊、大黄酚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和大黄酚脂质体溶液,给药量均为10 mg·kg-1。给药后分别于0.25,1,2,4,8,12 h,断头处死后,剖取心、肝、脾、肺、肾、脑各脏器,经过打匀浆去蛋白处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织的大黄酚分布。结果显示,大黄酚单体溶液的组织浓度依次是心>肾>脾>肝>肺>脑,大黄酚纳米囊的组织浓度依次为脑>心>肝>脾>肾>肺,大黄酚包合物的组织浓度依次为肝>肺>脑>肾>心>脾,大黄酚脂质体的组织浓度依次为脑>肝>脾>肾>心>肺。相比大黄酚单体溶液,其它三种大黄酚制剂的组织分布较广,在脑及肝组织组织分布的含量测定较高,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发挥其药效作用,并且能降低心脏和肾脏的分布,增加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其中以大黄酚脂质体的分布最为显著,脑组织的大黄酚浓度最高,有望成为大黄酚临床应用的新剂型,应用于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将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消毒供应室实施管理的人员共计2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10名)与对照组(10名)。给予对照组管理人员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对于观察组管理人员应用整体管理方法实施管理。结果在如下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掌握灭菌知识的程度、基础操作水平、护理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中实施整体管理方法,能够大大减低医院的感染率,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2011年和2012年的护理安全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这3年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从中发现问题并制定完善措施,从而为下1年的护理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指导。结果:2010年护理安全管理有效率为78%,2011年护理安全管理有效率为89%,2012年护理安全管理有效率为95%,2011年和2012年护理安全管理效率明显优于2010年管理效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而2012年与2011年相比,其护理安全管理有效率也有所提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和相应管理建议的探讨,有利于推进医院护理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手术室工作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手术室常成为医疗事故、纠纷易发之地。从患者进入手术室到结束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本着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意识,尽最大努力把医疗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差错事故的发生,让手术室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为社会服务。完善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的管理,树立法律意识。加强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