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假菌丝的形成条件,制作成标本片,用于病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将白假丝酵母菌接种于改良Sabourand's培养基,置37℃真菌培养箱孵育1~2天,然后转种于改良1% Tween-80玉米粉培养基继续培养3~4天,制成标本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假菌丝形成良好,形态完整.结论 该方法培养的白假丝酵母菌假菌丝阳性率高、形态完整、易于观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青岛市蟑螂种群构成、不同生境下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制定有效的蟑螂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粘捕法调查,设置3个监测点,选择农贸市场、超市、餐饮行业、宾馆、医院和居民区为监测生境。结果 2017—2021年青岛市蟑螂年平均密度为0.22只/张,年平均侵害率是15.60%,德国小蠊占98.22%,为优势种群;蟑螂密度季节性消长呈单峰分布,在7月达到活动高峰;不同生境中农贸市场蟑螂平均密度和侵害率最高,分别为0.46只/张和29.05%,宾馆平均密度和侵害率最低,分别为0.09只/张和5.97%。结论 青岛市蟑螂密度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根据蟑螂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