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发现溶血磷脂酸(LPA)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脑血管痉挛有关,作用于星形细胞产生多种效应,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以及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到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自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健康人群30例(健康组)、NAFLD患者30例(NAFLD组)、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10例(肝癌组)以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10例(COVID-19组)。健康组、NAFLD组接种3剂灭活疫苗;肝癌组接种2剂灭活疫苗,检测每剂疫苗接种后中和抗体及肝功能水平,在前2剂疫苗每次接种后对健康组和肝癌组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同时记录各组人群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检测COVID-19患者治愈后半年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健康组、NAFLD组和肝癌组三组人群随着疫苗接种剂次增加,中和抗体水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健康组和NAFLD组接种第3剂疫苗后中和抗体水平均高于COVID-19患者临床治愈后半年的水平。健康人群和肝癌患者接种疫苗后均表现出CD4+T淋巴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同时伴有CD8+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对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8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44例治疗组和43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3个月后,使用Barthel指数法(BI)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使用NIHSS评分对其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疗组患者的BI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可将其作为治疗脑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1995-03~2006—03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做一比较,旨在认识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较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性,59岁,因精神症状,反应迟钝3d于2008年7月24日入院神经内科。该病人入院前3d出现精神症状,胡言乱语,烦躁不安,阵发性双手摸索,反应迟钝。意识模糊。偶尔也能正确回答问话,肢体活动自如,未诉头痛,不发热,在家未治疗。头CT扫描未见异常,颈部血管超声:血流速度正常,颈内动脉可见斑块,首次离子检测:血Na+103mol/L、血Cl-63mol/L、血K+3.7mol/L。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目前已经上升到我国致死致残疾病中的第一位。其中70%的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IS),其主要病理因素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为目前危害生命健康的一种最常见的病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为高发人群。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分水岭梗死。还有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血管类疾病是患者的血管壁病变或者患者的本身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一些相关基础上发生的血液供应上的障碍,现对应的相应的供血区的缺氧以及缺血,并引起损害,造成一系列继发的一些临床症状及一些功能的缺损。此类疾病的发病过程主要涉及到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为常见的病因,其中血脂异常又是动脉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氧化应激又是动脉硬化的过程中其细胞损伤的一个主要机制,自由基是介导该效应的主要因素。胆红素的意义为,血清胆红素被认为是毒性代谢产物,在临床实践中胆红素一直被作为其肝脏以及造血系统等一些疾病的一个标志物。以松原市中心医院一年内脑血管病患者仔细筛查后,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在进行记录与检测血清胆红素与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关系的一些相关数据。根据不同病情,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发病状态,不同神经症状,不同身体一般指标,来分组对照,研究,并且详细记录分析。研究关于胆红素水平升高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机制作用,研究胆红素水平升高,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胆红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预测及治疗方面的展望:胆红素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与预防诊断中,给予临床治疗中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宋冠男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03-103
目前诊断后循环缺血主要依靠下列手段:①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超声(TCD);②cT脑血管造影;③磁共振血管成像(MNA);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⑤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⑥放射性核素应用;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本文就此问题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的多样性对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免疫力水平的评估。方法 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采用抗PD-1单克隆抗体HX008联合贝伐珠单抗或仑伐替尼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对外周血中的TCR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同时进行血常规、凝血系列、肝功、肾功、离子、血糖、AFP、心肌酶谱以CT检查,监测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两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免疫力升高,治疗前、后免疫力健康值分别为0.029767(差)、0.126303(良)和0.044906(差)、0.132530(良),最大TCR克隆占比分别为29.76%,9.85%和1.62%,2.63%。两例患者治疗后出现免疫力降低,治疗前、后免疫力健康值分别为0.107826(良)、0.178684(优)和0.067897(中)、0.169535(优),最大TCR克隆占比分别为3.48%、2.72%和5.15%、3.56%。结论 TCR基因的多样性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态、机体对疾病与治疗的反应,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靶点以及预后监测指标提供实验基础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