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的萘巯基氨基酸乙酯类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e 1,LSD1)抑制剂,评价其LSD1抑制活性与选择性,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探讨结合机制。

方法

基于先导化合物3a与LSD1蛋白的结合模式,在化合物结构中固定平面疏水性的萘环,同时引入具有亲水性的氨基片段,采用三组份一锅法构建α-萘巯基氨基酸乙酯小分子化合物。采用课题组自主构建的LSD1筛选平台测试化合物在5.0,1.0 μmol·L–1浓度下对LSD1的抑制率,测试活性最好的化合物的IC50值及对MAO-A和MAO-B的抑制活性,并通过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研究其结合机制。

结果

共合成13个目标化合物,均对LSD1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有9个化合物在1.0 μmol·L–1浓度下对LSD1抑制率>50.0%,且化合物3l活性最佳,IC50值为0.17 μmol·L–1,是阳性对照的174倍,对MAO-A和MAO-B有很好的选择性。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表明化合物3l通过多重作用与LSD1结合来抑制其活性。

结论

α-萘巯基氨基酸乙酯类结构可作为先导化合物或活性片段,为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进行后续LSD1抑制剂的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率高,根据2018年研究统计,全球超过5000万痴呆患者,平均每3s增加1例,至2050年将达1.52亿[1].AD中血脑屏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认知功能,动物模型显示,中性粒细胞的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D)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是由多因素所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1],主要病理学特征为β样淀粉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由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原缠结。研究表明,在AD患者中,代谢减退早于认知功能障碍及这些病理改变[2]。而人体内的能量代谢主要来源于糖酵解。当糖酵解功能下降时,大脑会通过减少突触密度及产生高糖基化合物以加重AD症状,不仅如此,糖酵解途径与上述AD病理也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正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又称翻转学习、颠倒课堂,最早兴起于美国,并在21世纪得到实质性进展,目前在我国多个省市开展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翻转热潮正在逐渐形成~[1],翻转课堂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过来,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然后利用课堂时间集中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时所产生的困惑和疑问,实现知识内化的一种教学形态~[2],目前国内教育界对翻转课堂教学的探讨日趋系统化,尤其关注微课、慕课创新,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翻转课堂"在国内快速发展~[3]。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常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年,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医学生掌握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并为后续的病理学、生理学及其他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4]。在以往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化痰通络汤。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同型半胱胺酸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4%(42/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1或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同型半胱胺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痰通络汤可以通过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血栓形成危险因子的水平,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肾1号方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腹膜透析2个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腹膜液腹膜透析,治疗组加服糖肾1号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患者血清BUN、Cr及CRP水平;ELA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及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BUN、Cr及CRP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较对照组及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肾1号方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析液中VEGF活性及炎症因子浓度,可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7.
背景:大多数脑缺血是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基础病变条件下发生的。因此,构建高脂血症复合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基础性病变对脑缺血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复合脑缺血大鼠模型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高脂血症病理因素对脑缺血的影响。 方法:实验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然后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3,7 d,采用TTC染色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部位体积,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边缘区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缺血边缘区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与结论:TTC染色结果显示高脂+脑缺血7 d组大鼠的脑缺血部位体积明显减小。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所有脑缺血模型都呈典型的缺血性改变,脑缺血7 d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比3 d的明显减少,高脂+脑缺血7d相对于3 d的变化更明显。超微结构显示所有脑缺血模型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核膜皱缩,线粒体嵴基本完全消失,内皮细胞线粒体减少,神经突触的突触小泡大部分溶解,缺血7 d,尤其是高脂+脑缺血7 d的上述损伤减轻,神经元变性、坏死减少,线粒体损伤恢复,线粒体嵴也明显增多,神经突触的突触小泡明显恢复。说明高脂血症促进了脑缺血损伤的恢复,其原因可能是高脂血症因素激活了体内某种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以白细胞为免疫原的鼠抗人白细胞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s)制备与克隆筛选鉴定方法,制备鼠抗人S100A9 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性质。方法: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小鼠,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mAb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非特异性阳性筛选,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应用免疫沉淀鄄质谱法进行mAb 特异性鉴定,通过Western blot 进行细胞株筛选,小鼠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单抗,亲和层析法纯化,ELISA 间接法测定效价及亲和力,Western blot 进行特异性鉴定及交叉反应性分析,免疫组化染色人乳腺癌石蜡切片。结果:获得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阳性多克隆细胞35 孔,分泌鼠抗人S100A9 蛋白单克隆抗体细胞株11 株,优选1 株制备腹水并纯化鉴定抗体,抗体效价为1 3.18 105 ,亚类为IgG1,轻链为kappa 链,抗体纯度达95%以上,亲和力常数3.54 108 L/ mol,与S100A8的交叉反应率为0.12%,与S100A12 和S100A13 几乎无交叉反应,组化染色识别人乳腺癌组织中的S100A9 蛋白。结论:成功制备鼠抗人S100A9 天然蛋白单克隆抗体,该单抗具有高效价、较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能为其应用于免疫组化检测S100A9蛋白的表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世界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及特效药物。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能调节免疫功能,有效改善肌无力症状。但中医对MG缺乏统一观点,尚无明确的诊疗指南,限制中医的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归纳目前现代学者辨证治疗MG的思路,拟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MG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MG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对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von Willebrand、NO、ET-1、6-keto-FGF1a、TX-B2的含量。结果高脂血症组大鼠血清中von Willebrand and TX-B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5);NO和6-keto-FGF1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0.010.05)。结论高脂血症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血管调节因子的表达,调节血管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