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原儿茶醛是一种存在于常用中药及一些草本植物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肌细胞等。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原儿茶醛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改善作用,表明其在神经病变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最新报道,综述了近25年原儿茶醛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原儿茶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肉苁蓉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归纳肉苁蓉在神经药学方面的研究结果结果结论 肉苁蓉有很好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保护脑组织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并且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芦丁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组织形态的影响,阐明芦丁对肾组织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70只,其中12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其余小鼠腹腔注射62.5mg·kg-1STZ,每天1次,连续5d,制备1型糖尿病模型。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48只小鼠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芦丁组(50 mg·kg-1)、高剂量芦丁组(100 mg·kg-1)和厄贝沙坦组(45 mg·kg-1),每组12只。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每天1次,持续8周。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和随机血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肌酐(Cre)和血尿氮素(BUN)水平,计算肾指数。分别通过HE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和电镜观察小鼠肾组织形态表现。结果:采用小剂量连续注射STZ造模后,成模率达98%。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前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模型组,低、高剂量芦丁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体质量均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芦丁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Cre和BUN明显降低(P<0.05),高剂量芦丁组肾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损伤严重,肾小球严重萎缩,肾组织纤维化程度严重,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足突融合甚至消失;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芦丁组小鼠症状明显改善,高剂量芦丁组小鼠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芦丁可改善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肾功能,减轻糖尿病小鼠肾组织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维生素D3(vitamin D3)联合尼古丁(nico-tine)诱导的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动物模型。方法采用维生素D3(300 kIU.kg-1)肌注和尼古丁(25 mg.kg-1,5 ml.kg-1)灌胃制备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定期测定大鼠体重和尾动脉血压;在造模的第8周、第16周,分别测定大鼠心脏系数、血浆钙、磷含量、血管钙含量、血管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血管钙沉积等与血管钙化相关的指标,对胸主动脉进行Von Kossa染色。结果第3~8周,VDN(vitamin D3and nicotine)大鼠尾动脉压持续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第9周后,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组相比,VDN组大鼠第8周心脏系数升高8.4%(P<0.01);血钙、血磷分别升高3.2%(P<0.01)和12.0%(P<0.05);血管组织钙含量升高27.0%(P<0.01);血管ALP活性与血管钙沉积分别高151.8%和68.8%(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第16周VDN组大鼠心脏系数升高7.7%(P<0.01),血钙升高3.2%(P<0.05),血磷降低1.4%;血管组织钙含量升高51.0%(P<0.01);血管ALP活性与血管钙沉积分别高87.2%(P<0.01),31.6%(P<0.05)。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第8周和第16周VDN组大鼠胸主动脉中膜均有大量深色颗粒沉积。结论维生素D3和尼古丁诱导的16 wk大鼠血管钙化亚慢性模型可作为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的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相关。DJ-1的基因突变和氧化损伤分别与家族性和散发性帕金森病相关。DJ-1基因突变或氧化损伤导致帕金森病的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蛋白酶体损伤。此外,DJ-1还是散发性帕金森病的生物标记物,并且有可能成为抗帕金森病药物作用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蛋白激酶在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其为药物靶点的激酶抑制剂则成为近年药物研发的热点。目前已有11个小分子激酶抑制剂上市,其中9个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激酶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副作用少的特点。已上市药物已经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其较传统治疗药物的优越性,部分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线用药。本文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新药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DJ-1蛋白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致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SDS-PAGE和生物质谱仪对DJ-1蛋白的纯度和活性位点进行检测。然后将DJ-1蛋白注射进入小鼠侧脑室内,24 h后小鼠腹腔注射MPTP造模,通过滚筒实验、自主活动实验和竖直网格实验观察行为学变化,使用HPLC-ECD对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N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状态。结果:SDS-PAGE和质谱实验表明DJ-1蛋白纯度较高,且活性位点未产生氧化;将DJ-1蛋白注射进入PD小鼠侧脑室后,小鼠行为学明显改善,纹状体内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有所恢复,黑质区域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死亡显著减少。结论:侧脑室注射DJ-1蛋白能够显著改善MPTP致的小鼠帕金森病症状,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提取物原儿茶醛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原儿茶醛组共3组,模型组和原儿茶醛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溶液60mg/kg/d,连续5d;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造模同时原儿茶醛组给予20mg/kg/d的原儿茶醛溶液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35d。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睾丸及附睾,计算脏器指数。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测定睾丸组织SOD活性。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小鼠睾丸中DJ-1蛋白表达。结果:原儿茶醛能增加小鼠的睾丸指数及附睾指数,保护睾丸的组织形态,增加睾丸中SOD活性,提高睾丸中DJ-1蛋白的表达。结论:原儿茶醛对环磷酰胺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睾丸中SOD活性、DJ-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熊果酸(ursolic acid)对矽肺大鼠早期抗氧化作用. [方法]将6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熊果酸低、中、高剂量组、溶剂对照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非暴露法气管内一次性注入二氧化硅(SiO2)悬液(250mg/kg)复制动物矽肺模型.熊果酸低、中、高剂量组自注射SiO2后每天灌胃熊果酸10、20、40 mg/kg,溶剂对照组每天灌胃0.6%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mL/kg),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56d.检测28d各组大鼠肺脏器系数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及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大鼠肺脏器系数、血清NO、MDA含量、NF-κB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而SOD、GSH-Px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熊果酸各剂量组大鼠肺脏器系数、血清NO、MDA含量、NF-κB蛋白表达降低;SOD、GSH-Px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变化均与熊果酸呈现剂量依赖效应. [结论]熊果酸通过纠正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抑制NF-κB的活化而减缓矽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