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滴鼻作为小儿术前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除,年龄2-7岁,ASA分级Ⅰ级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成咪达唑仑组(MZ组)及对照组(NS组),每组30例,MZ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容量配至1 mL),NS组术前30 min经鼻给予1 mL生理盐水。记录患儿的基础情绪及给药后鼻腔不适感的发生情况,同时监测给药即刻至入手术室前患儿的脉搏(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儿给药后30 min的镇静评分、情绪评分、与父母分离抵抗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面罩抵抗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中记录患儿的HR、BP、SpO2、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MZ组的镇静评分、情绪评分、与父母分离评分、静脉穿刺抵抗评分、面罩抵抗评分分别为3、3、3、3、4分,均高于NS组的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70.5、179、131、197、169.5;Z=-4.81、-4.45、-5.21、-4.01、-4.30;P〈0.05),两组患儿给药后至麻醉诱导前、术中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波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应用咪达唑仑对小儿术前有镇静作用,且对循环呼吸无影响,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切除或伴有扁桃体切除,年龄27岁,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Ⅰ级的患儿60例。将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P 1.0组,P 0.5组,NS组),每组20例,于手术结束时,分别静注异丙酚1.0 mg/kg、异丙酚0.5 mg/kg及盐水0.1 m L/kg。患儿入室后评估基础情绪,记录基础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静脉穿刺抵抗情况;所有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50%笑气面罩吸入诱导,七氟醚及50%笑气、50%氧气维持,记录患儿面罩诱导抵抗情况。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MAC、呼气末二氧化碳;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躁动的严重程度采用PAED评分,疼痛严重程度采用m-CHEOPS评分。结果 P 1.0组及P 0.5组在各个时间点的PAED评分均低于NS组(P<0.05);P 1.0组与P 0.5组的PAED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 1.0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长于NS组(P<0.05),P 0.5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结束时单次给予异丙酚1.0 mg/kg和0.5 mg/kg对小儿苏醒期躁动均有预防作用,而在苏醒及拔管时间方面,采用0.5 mg/kg的剂量优于1.0 mg/kg。  相似文献   
3.
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择期行腺样体或伴有扁桃体切除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术前经鼻给予咪达唑仑0.2 mg/kg)和对照组(经鼻滴入等容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从拔管后5 min至lh咪达唑仑组的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给药后至麻醉诱导前,术中以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血氧饱和度波动、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认为经鼻应用咪达唑仑对小儿苏醒期躁动有预防作用,对循环呼吸无影响,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身麻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各种新型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的出现,人们对全身麻醉安全性和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其产生的不良后果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是目前小儿麻醉中重要的课题。近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将对小儿全身麻醉后躁动的相关因素、可能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