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紧张性头痛(tension type headache,TTH)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对89例飞行人员TTH患者做TCD检测,观察分析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收缩峰血流速度(Vs)和舒张峰血流速度(Vd),同时选择9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飞行人员TTH患者有先兆偏头痛(MWA)头痛侧和非头痛侧ACA、MCA、PC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s)和舒张峰血流速度(Vd)与对照组相比,基本上呈现非同步性同向增高或降低,无先兆偏头痛(MWO)亦是如此。发作期痛侧ACA、MCA、PC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WA与MWO比较,MWA患者ACA、PCA的Vs和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发作期与间歇期比较,发作期ACA、MCA、PCA的Vs和V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TCD检测对飞行人员TTH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1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心律失常与QT离散度改变,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按GCS评分,将178例重型脑外伤组分为普重型、特重型、濒死型3个亚组。描记同步常规12导联心电图,每一导联取3个连续QT间期的平均值为该导联的QT间期依据心率校正的QT(QTc),QTemax与QTcmin之差为QTcd,记录重型脑外伤组心律失常的类型,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1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61例(34.3%)。  相似文献   
4.
载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的蛋白部分,由于它有独特的两性α螺旋结构而具特殊的功能。它与脂类结合,是维持脂蛋白结构不可缺少的部分,并能调节催化有关脂蛋白代谢的酶活性,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结合,介导或调节细胞对脂蛋白的摄取与降解。因此,载脂蛋白异常将导致脂蛋白代谢紊乱,特别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载脂蛋白A-Ⅳ(apo A-Ⅳ)是A族载脂蛋白中研究较晚的一员。早在1968年就分离纯化了apo A-Ⅰ,以后apo AⅡ、apo C族及apo E相继获得纯品及一级结构,唯独人血清apoA-Ⅳ的纯化近年才见报导,国内也是最近才得纯品(作者未发表资料)。apo A-Ⅳ的一级结构几乎与长期困扰研究者的apo B-100同时由cDNA推导获得。这反映apo A-Ⅳ结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技术对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的疗效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对9例急性脑外伤开颅术后出现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给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电解质、血气、生化指标和凝血功能变化及预后.结果 ①开始CVVH治疗越晚,患者出现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气异常的程度越明显,延迟12h则出现显著异常;CVVH治疗后12h内上述异常可得到纠正且维持稳定.患者体温一直维持在亚低温水平,血乳酸水平随CVVH时间延长不断降低,但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②脑膨出后至开始CVVH治疗时间2~16h,平均(5.4±5.1)h;CVVH疗程23 ~ 129 h,平均(75.7±34.3)h;CVVH期间液体净平衡量(NVLB)-1.2 ~ 3.1 L,平均(0.76± 1.46)L;CVVH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脑组织膨出骨窗高度(HEOSW,mm)分别为51.8±10.0和51.0±10.0.NVLB和HEOSW与患者预后无明显相关.③4例患者存活,其中2例显效,随访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2分;2例有效,3个月后GOS 8分,呈植物生存;另5例于停止CVVH后9~35d死于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CVVH对难治性急性脑膨出具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患者的直接死因并非是脑膨出而是并发症;治疗效果与急性脑膨出发生后开始进行CVVH的时机及CVVH疗程有关,与CVVH期间液体负平衡量及HEOSW无明显相关;CVVH的主要作用并非是单纯颅脑脱水,它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和体温方面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的体会,从学科建设、基础训练、研究生管理、品德、学风、学术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我校病理生理学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为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可供借答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热灌注(hyperthermic perfusion)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al carcinoma,PH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PHC患者15例,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8cm,所有患者均先进行热灌注TACE,然后在CT引导下RFA及125I粒子植入治疗.本组内放疗处方剂量规定为60Gy,随访观察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随访时间6~40个月(平均26.8个月),全组肿瘤完全坏死率为96%,除1例粒子游走外,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热灌注TACE、RFA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PHC,近期疗效明显,可望成为PHC更有效的治疗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的体会,从学科建设、基础训练、研究生管理、品德、学风、学术交流等方面,阐述了提高我校病理生理学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为我国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可供借答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检测27例健康成年人静脉血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的浓度,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治疗前的此5项指标进行对应比较;选择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前均监测静脉血全血SOD、GSH-Px和CAT的活性及血浆LPO和MDA的浓度以及右室压(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评价心功能。试验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合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d,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2周;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的全血SOD、GSH-Px和CAT的活性比对照组低,而血浆LPO及MDA的浓度比对照组高(均P<0.05)。(2)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试验前后比较,全血SOD、GSH-Px和CAT活性明显增高,且血浆LPO和MDA浓度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3)还原型谷胱甘肽组试验前后比较,PVP、mPAP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4)还原型谷胱甘肽组心力衰竭纠正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还原型谷胱甘肽可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消除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起到降低肺动脉和右心室压力、纠正心力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及应变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取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44例高血压病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二尖瓣前后叶瓣环的组织速度曲线和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舒张期峰值速度(Ve、Va)及舒张期峰值应变率(e、a);计算前后瓣环的平均峰值速度(EVe、EVa)及比率(EVe?蛐EVa);平均峰值应变率(Ee、Ea)及比率(Ee/Ea)。用血流多普勒法测定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及比率(E/A),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EVe,EVe/EVa和Ee,Ee/Ea明显降低,且高血压肥厚组(LVH组)比非肥厚组(non-LVH组)降低更甚,EVa则明显升高,Ee/Ea比率与EVe/EVa比率呈高度显著相关(rs’=0.890,P<0.001),二者对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A比率(P<0.001)。结论:QTVI及SRI能便捷准确地定量高血压病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及应变率,揭示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改变,有助于舒张功能受损程度的判断,优于传统的血流多普勒法,为又一无创检测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