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药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由于肝移植的技术并不十分成熟,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 thrombois,PVT)患者行肝移植术效果不佳,Van Theil等报道了两例术中死亡的PVT患者,把PVT视为原位肝移植术(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OLT)的绝对禁忌证[1].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中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肝移植中合并门静脉血栓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我院自2001年6月1日至2003年1月30日的158例肝移植病例。结果 158例肝移植病人中26例(16.5%)术中确认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其中9例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1例Ⅳ级。对Ⅰ、Ⅱ级的门静脉血栓中3例施行了血栓切除术、16例施行取栓术、1例行门静脉左支吻合;5例Ⅲ级血栓中,远端肠系膜上静脉作为流入道,通过利用供体的髂静脉进行了搭桥术;对Ⅳ级血栓,尝试利用其他的内脏静脉进行吻合。病人术后6个月存活率:门静脉血栓组24/26,对照组114/132(P>0.05)。结论 对于肝移植合并门脉血栓的病人,准确的术前诊断、合理的术式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随着肺动脉靶向治疗的进展及围手术期心肺支持水平的提高,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PoPH)患者接受肝移植的临床预后有所改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功开展重度PoPH患者肝移植1例,该受者经过肺动脉靶向治疗及体外膜氧合支持,成功度过了肝移植围手术期,术后随访22个月,心肺功能稳定,移植肝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4.
合并巨大脐疝与腹股沟斜疝的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少见,因合并肝硬化的腹外疝患者病情复杂,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多,可诱发肝功能衰竭,严重者会危及生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我院移植中心收治的1例乙肝肝硬化合并巨大脐疝与右腹股沟斜疝的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肝移植手术的技巧和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供肝脂肪浸润程度与肝脏移植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2年1~12月间供体采用UW液灌注的首次肝脏移植病人71例,根据供肝脂肪浸润程度分为四组,比较各组问术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ICU时间及1年移植物存活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轻度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的术后ALT、AST、ICU时间、1年移植物存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中度脂肪肝组的术后ALT、AST、ICU时间均高于轻度及无脂肪肝组,但1年移植物存活率一致,三组均无移植物原发无功(PNF)发生。重度脂肪肝组只有2例,故未作统计学分析,其中1例发生PNF,于术后第2天行再次移植手术。结论轻、中度脂肪肝均可应用于l临床肝移植,对病人预后无影响;重度脂肪肝PNF发生率较高,不宜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肝切除(assisted laparoscopic hepatectomy,ALH)技术在活体肝移植供体切取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对201l年5月30日至9月1日我院7例成功施行腹腔镜辅助带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供者残肝比例32.10%~38.31%.7例供者术后伤口疼痛较轻,未出现外科并发症.7例均为皮内缝合,术后7d伤口拆线,愈合良好.术后2周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ALH可安全用于带MHV的活体右半肝供肝切取.ALH兼顾腹腔镜手术微创和开腹手术安全性高的特点,更容易为供、受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在成人间活体肝移植中,由于受者手术复杂,肝静脉流出道梗阻、肝动脉血栓、胆漏和胆道狭窄等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我院自2007年4月至2008年7月共施行30例成人间活体右半肝移植,在受者肝静脉流出道重建和胆道重建方面采取了一些手术技巧,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肝移植术单纯端-端吻合胆道与术中放置T管的胆道重建方式对于术后早期肝功能的影响,将所选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对比术后6个时相点ALT、TBIL、ALP、GGT水平,并经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单纯端-端吻合胆道(不留置T管)的胆道重建对于术后早期肝功能的恢复略优于放置T管的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拉米呋定与乙肝疫苗方案预防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术后新发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效果.方法 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自2013年5月—2019年6月251例接受HBcAb阳性供肝儿童肝移植的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移植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胸腺活化调节因子(TAR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以36例肝移植患者为对象,术后7~14 d出现疑似排斥反应时行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测定取材当天及前3 d血清IP-10和TARC水平.结果 未发生排斥反应的8例,其血清IP-10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且连续4个时点未见明显变化;发生排斥反应的28例,肝穿刺前3 d血清IP-10即呈现上升的趋势,各时点的IP-10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排斥反应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排斥反应越重,其血清IP-1O水平越高(P<0.05).连续4个时点的血清TARC水平,以发生轻度排斥反应者最高,重度排斥反应者最低;发生轻度排斥反应者、重度排斥反应者及无排斥反应者间两两比较,血清TAR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重度排斥反应者的血清TARC水平呈现一个递减的趋势,其余患者的血清TARC动态变化趋势不明显.肝穿刺当天,未发生排斥反应者的TARC/IP-10比值为1.39±0.27,并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而发生排斥反应者这一比值呈现下降趋势,排斥反应程度越重,其比值越低(P<0.05).结论 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IP-10呈上升趋势,其水平高低与排斥反应程度成正比;TARC/IP-1O比值的下降预示着发生排斥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