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长期持续的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LVH),从而引起各种心血管并发症。为此,我们对68例高血压伴 LVH的患者进行6个月持续或间断服用非洛地平的疗效对比观察,旨在探讨非洛地平对高血压降压疗效及对 LVH 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2.
Rho GTP酶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装、细胞粘附、细胞运动、胞质分裂和基因表达等方面与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Rho激酶抑制剂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Rho GTP酶的研究可能为当前心血管病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低浓度脂多糖(LPS)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对血管损伤后加速血管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静脉注入LPS后,行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建立血管内膜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或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内膜增生变化。Western blot 分析损伤组织特异性平滑肌细胞标志物和细胞凋亡表达。用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含量和流式细胞术分析CD14阳性细胞表达水平。结果:每只鼠注入LPS(50 ng)后循环血中单核细胞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血管损伤7 d后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 转化为合成表型,新生内膜逐渐形成,随时间延长,内膜增生加速,内膜厚度由(151.2±14.5)μm2增至(173.9±15.3)μm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增殖细胞核抗原及核因子-κB分别定位于新生内膜和外膜。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新生内膜形成早期LPS组平滑肌特异性标志蛋白α-肌动蛋白多于对照组,caspase-3表达持续上调,细胞凋亡多于对照组。结论:炎症介质LPS刺激全身免疫系统导致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暂时性增生,表明炎症介质可以加剧血管损伤后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1例胸膜间皮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弥漫,大片及限局病变伴胸液者误诊结核性胸膜炎及胸膜炎;3例块状病变者误诊肺癌,4例经术后病理确诊;2例胸膜活检确诊;15例胸液内检出恶性细胞,结合X线确诊。结论:胸膜活检,胸液内检出恶性细胞,结论X线以胸膜为主的病变,排除身体其他部位原发瘤灶,对本病的诊断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3~2007年间57例aWR导联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参考冠脉造影资料,分析患者冠脉病变部位及预后。结果 57例患者中单支病变19例,其中左主干病变患者6例,前降支近段病变10例,右冠近段病变2例,回旋支近段病变1例;多支病变38例,其中左主干加前降支近段病变9例,前降支加回旋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16例,左主干加三支病变5例。预后分析,57例患者死亡6例,其中3例死于冠脉造影术后12小时以内,急诊CABG5例,择期CABG15例,行介入治疗28例,3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aW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病变往往较重。预后较差,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罪犯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Rho GTP酶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组装、细胞粘附、细胞运动、胞质分裂和基因表达等方面与临床上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Rho激酶抑制剂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对Rho GTP酶的研究可能为当前心血管病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和纯化融合蛋白基因GST-hPBD,采用RT-PCR方法克隆与活化Racl相结合的hPBD基因片段,构建pGEX-2T/hPBD原核表达载体,于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并纯化GST-hPBD融合蛋白。结果表明,经基因测序证实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2T/hPBD构建正确,在大肠杆菌中GST-hPBD融合蛋白表达纯度大于70%,其分子量为36 kD;Pull down分析检测到血管内皮ECV304细胞表达活化Racl蛋白。本研究结果为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活化Racl表达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对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在血管再狭窄形成过程中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经形态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观测术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壁各成分的变化. 结果:血管损伤后3 d血管内腔面可见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损伤后7 d新生内膜形成并继续增厚,损伤后28 d新生内膜厚度及面积达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缩小(P<0.01). 损伤后各时间点中膜厚度无明显变化,但损伤后35 d的中膜面积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缩小(P<0.05). 管腔面积于损伤后前3 d略增大,损伤后7 d出现管腔面积减少,至损伤后28~35 d管腔面积明显小于对照未损伤侧(P<0.01). 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在损伤后3~7 d略增大,损伤后14 d最大,损伤后35 d较损伤后28 d及对照未损伤侧明显缩小(P<0.01). 结论: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是再狭窄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血管再狭窄的形成是内膜增生与血管重塑的平衡所决定的,两者共同导致管腔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同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坎地沙坦组于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前2 d给予坎地沙坦(0.5 mg·kg~(-1)·d~(-1))干预.12周末对模型组和干预组行药物诱发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斑块内MMP-9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9个主动脉血管标本中有7个标本共12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10个标本中有2个标本3处发生斑块破裂,两组斑块破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斑块内MMP-9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2.35%±4.28%比32.58%±9.16%,P<0.05);干预组斑块内巨噬细胞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3.87%±4.91%比23.8%±7.45%,P<0.05);干预组斑块内胶原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0.27%±11.36%比4.18%±1.28%,P<0.01);干预组斑块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坎地沙坦具有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坎地沙坦降低粥样斑块内MMP-9的表达、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聚集和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