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5例病人的原发病、呼吸机治疗至肺炎的发生时间、以及诊治方法。结果:经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每例有一种或多种耐药致病菌感染。经治疗,12例肺炎得到控制,3例死于原发病或呼吸循环衰竭。结论:VAP随呼吸机的使用以及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率增加。动态观察感染菌种的变化及其耐药性,对及时调整抗生素很必要。使用敏感抗生素和有效吸痰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血液净化抢救重度急性中毒患者3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血液灌流(HP)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技术抢救各种重度急性中毒患者36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清CEA、CA199、CA125、CA153联检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梁红卫  孙玉汾 《中国临床医学》2001,8(5):495-496,498
目的:评价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60例肺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125、CA153水平,并观察其在不同TNM分期的变化及其不同病理水平变化。结果:肺癌组CEA、CA199、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病组。4项肿瘤标志扬水平以腺癌最高,鳞癌次之;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率,TNM临床分期越晚,CEA、CA199、CA125、CA153水平越高。结论:讠4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的诊断,病情监测方面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监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血小板计数的动态变化及其在重症CAP预后的意义. 分普通CAP组40例,重症CAP组36例对比分析.发现重症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下降,早期进行性降低提示病情危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中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中毒病人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疗效。方法:在采用常规抢救措施的同时,应用装有活性碳或吸附树脂灌流器的血泵机先做预冲,再与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穿刺导管连接,开始血液灌流治疗,灌流速度为200ml/min.时间为2~2.5h。灌流时全身肝素化。结果:30例行血液灌流35次,其中5例治疗2次。抢救成功23例.占76.67%;死亡7例,占23.33%。结论:血液灌流是利用固态吸附剂解除血液内的外源性药物、毒物和某些代谢产物。临床用于救治多种重度中毒病人,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一氧化氮(NO)的作用.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缓解期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的含量.结果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肺心病缓解期患者的血浆NO水平低于常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血浆NO可能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或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ICU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对50例住ICU患者进行24h连续二氧化碳张力(PgCO2)监测,同时监测心率、Bp、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法将患者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20例无器官功能障碍的热疗后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之间的PgCO2[(73±20)、(55±16)、(39±10)mmHg]、胃黏膜-动脉血二氧化碳间隙[Pg-aCO2,(38±21)、(23±15)、(6±5)mmHg]、胃黏膜-呼出气二氧化碳间隙[Pg-etCO2,(40±21)、(22±13)、(7±6)mm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g-aCO2与Pg-etCO2比较无差异。结论Pg-CO2是动态观察重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PgCO2≥45mmHg、Pg-aCO2≥15mmHg可作为术后或危重患者可能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或死亡的预警信号,Pg-etCO2可以替代Pg-aCO2作为连续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疗法(CVVH)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 应用CVVH技术治疗39例MODS ,根据治疗15d内的转归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ODSscore)并作比较,两组入院或病情加重至CVVH开始治疗时间的比较,两组CVVH的治疗时间比较。结果 存活组有15例,死亡组有2 4例。APACHEⅡ评分死亡组(2 .9 1±4 . 31)高于存活组(2 4 . 4±3 5.4 )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19) ;MODS评分死亡组(13 .4±2 .35 )高于存活组(9 4. 7±2 . 32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 0 0 1) ;入院或病情加重至CVVH开始时间死亡组(4 .7d)与存活组(4. 8d)相似;治疗时间死亡组(5 0 . 4±4 6 . 4 8)h明显短于存活组(10 6 . 3±6 5 .15 )h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4 2 )。结论 CVVH为救治MODS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适量、足够时间应用CVVH可提高MODS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容永璋  孙玉汾 《河北医学》2004,10(8):704-705
目的:探讨降低高龄肺病患者接受纤支镜检查的危险性和价值。方法:对92例70岁至84岁的肺病患者,术前检查心、肺、肝、肾功能,尤其是血氧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如降压、解痉、吸氧等。术中采用4%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血氧监测,操作从简,以活检或刷检取样。结果:阳性发现占93.5%,其中55.4%为肺癌。结论:高龄肺病患者在围检查期做好充分的相应准备,麻醉充分,准确操作。绝大多数可以耐受纤支镜检查。确诊率高,肺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通气联用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48例COPD急性加重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予BiPAP机通气联用纳络酮2mg/日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BiPAP机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变化、生理指标及转归.结果实验组治疗后PaCO2的下降显著优于对照组,PaO2的改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BiPAP机通气联用纳络酮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显著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和低氧血症,减少气管插管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