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不接触获取技术与常规获取技术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 2020 年 7 月—2022 年 7 月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 12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50 例采用不接触获取技术(No-touch 组),70 例采用常规获取技术(CVH 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和术后下肢切口愈合不良、术后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以及随访 1 年后的心脏超声指标和冠状动脉 CT 血管成像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静脉桥血管数量、静脉桥血管平均流量、机械通气时间、ICU 监护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o-touch 组术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支持 5 例,下肢切口愈合不良 2 例,术后突发心血管事件 1 例。CVH 组术后 IABP 支持 2 例,术后急性肾损伤 1 例。两组均无二次开胸探查和二次气管插管情况,且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 1 年心脏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No-touch 组术后 1 年静脉桥血管闭塞率低于 CVH 组(P < 0.05)。结论:与常规获取技术相比,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中采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 1 年桥血管通畅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完成4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55岁,均诊断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INTERMACS分级Ⅳ~Ⅵ级。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1例,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行气管切开;急性肾损伤行床边血滤1例;主动脉瓣血栓形成1例;主动脉瓣无法开放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吸入一氧化氮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满意。经治疗后4例均康复出院,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口服诺欣妥控制血压,生活质量显著提高。LVAD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良好手段,其独特的"平流"病理生理机制,可致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右心衰竭、高血压、血栓形成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须密切监测、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微创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可行性以及临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行主动脉瓣置换和同期20例传统胸骨正中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资料,对比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转机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出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两组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与传统正中切口相比,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术后第1天引流量及术后总引流量减少,胸管拔除时间更早,术后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更早,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住院整体费用明显降低。结论:胸骨上段J型小切口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手术患者心肌微循环状态和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92例择期进行手术的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常规组(45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常规组按相同速度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麻醉诱导时(T1)、术毕即刻(T2)、术毕12 h(T3)和术毕24 h(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微循环状态、血小板参数水平和心肺功能变化,并统计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HR)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0.93、5.36,P均<0.05),平均动脉压(MAP)水平的组间、时间以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25.21、10.26、5.64,P均<0.05)。观察组T2时H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T1、T2时MAP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t分别=2.70、3...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孤立性房颤外科微创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微创孤立性房颤消融术同期行肺部占位切除术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过程,加以总结分析。其中双侧肺占位者2例,单侧肺占位者4例。结果:6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二次开胸、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单纯行肺组织楔形切除术者3例,肺叶切除术者1例,肺癌根治术者2例。病理结果分别为:慢性肉芽肿4例,浸润性腺癌2例。出院前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5例,房扑心律1例。结论:通过合理的手术方案和手术路径,腔镜下同期处理孤立性房颤及肺部占位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疾病痛苦也能减少社会的医疗经济负担,此手术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胸骨上段小切口和正中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10月接受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接受胸骨上段小切口和正中切口手术的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围术期输血量、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出...  相似文献   
7.
尽管目前临床上对房颤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房颤仍然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老年人群以及合并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中比较普遍。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房颤问题还加重了社会经济负担。心脏内外科医生都在逐渐认识房颤的发病机制和改良房颤的治疗方法,并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提高房颤治愈率及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在非阵发性房颤治疗方面,结合了心内膜和心外膜消融各自优势的杂交消融似乎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所以本研究搜索相关文献,并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综述房颤杂交消融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rothrombin time-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PT-INR)检测频率与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纳入2013年6月至2018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二尖瓣机械瓣置换并康复出院的患者。电话问卷调查患者,根据PT-INR检测间隔是否超过1个月分为频繁检测组(≤1个月)和不频繁检测组(>1个月)。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缺血性卒中及大出血,比较两组之间终点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共收集249例患者信息,年龄(47.06±6.88)岁,其中男98例。共153例(61.4%,153/249)完成问卷者纳入分析。2013-2014年、2014-2015年、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失访比例分别为76.1%,51.3%,26.7%,32.3%,15.8%;频繁检测比例分别为36.4%,36.8%,42.4%,35.7%,83.3%。随术后时间延长,失访和不频繁检测比例均显著增加(P<0.05)。80例(52.3%)纳入频繁检测组,73例(47.7%)纳入不频繁检测组。不频繁检测组共发生7例全因死亡,6例缺血性卒中,3例大出血;频繁检测组无死亡,1例缺血性卒中,2例大出血。频繁检测组累积死亡风险显著低于不频繁检测组(P=0.006)。 结论随术后时间延长,失访比例和不频繁检测PT-INR比例均显著增加,不频繁检测总体预后差于频繁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严重高乳酸血症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为训练集,按照相同标准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的患者作为验证集。收集训练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严重高乳酸血症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严重高乳酸血症组和非严重高乳酸血症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严重高乳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训练集入组的469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中,严重高乳酸血症组61例,非严重高乳酸血症组408例。两组ASA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急性肾损伤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分级为Ⅳ~Ⅴ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手术时间≥5 h、急性肾损伤和呼吸机使用时间≥24 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严重高乳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0.
施我大  孙浩亮  张伟  邵永丰 《江苏医药》2012,38(11):1331-1332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7例肺PSH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随访情况.结果 PSH 7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咳嗽伴痰中带血l例,无自觉症状体检发现6例.影像学检查周围型5例,中央型肺内软组织结节影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SH.术后随访未见复发、转移.结论 PSH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是PSH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