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颈段脊髓肿瘤专题材料较少 ,作者统计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 4 80例 ,其中颈段脊髓肿瘤74例 ,现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74例颈段脊髓肿瘤性别与年龄及病理分型见表 1,2。表 1 肿瘤与性别 (例 )神经鞘瘤胶质瘤脊膜瘤转移癌恶性淋巴瘤脂肪瘤血管瘤合计男 32 1 0 3 2 0 0 1 4 8女 1 3 5 6 0 1 1 0 2 6计 45 1 5 92 1 1 1 74% 60 82 0 3 1 2 2 2 7 1 4 1 4 1 4表 2 肿瘤与年龄 (例 )年  龄 (岁 )<1 5 1 6~ 2 1~ 2 6~ 31~ 36~ 41~ 46~ 51~ 56~ 66~神经鞘瘤 2 5 4 86 5 4 5 3 2 1胶质瘤 3 3 1 1 1 3 1 0 2 0…  相似文献   
2.
家族性先天性无牙畸形伴无汗症追踪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家族性先天性无牙畸型伴无汗症遗传规律。方法 20年来有3名CADCA患一直在本院观察之下。现在通过家谱分析和染色体检查获得这些患子女的详尽资料。结果 发现一名男孩患典型的CADCA.他的两个舅舅是前述两名CADCA患.其母亲是非显症.其父亲是正常人。结论 本报告一例儿童CADCA患,据观察资料推测,其发病可能与性连锁隐性遗传和某些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脑室内囊虫与脑室内肿瘤从临床和造影上都很难区别和诊断,本文选择3个病例,以讨论脑室型脑囊虫病诊断的几点认识。例1,男患,53岁。近6年来常有阵发性头痛。曾有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和小便失禁发作史,每次发作均与活动体位有关。4年前出现左侧肢体笨拙无力和间歇性多饮、  相似文献   
4.
甲状舌管囊肿为胚胎第二个月后半期。由于舌骨发育将甲状腺舌导管分为上下两部分。随后萎缩至第8周末消失,沿此管道的任何部位均可有细胞衍留而发生囊肿进而成瘘,鉴于本病在临床上的某些特点,故将我科近年来收治8例的情况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孙永奎 《蚌埠医药》1993,11(2):16-16
口腔科高速涡轮机牙钻的问世,无疑是口腔医学器械的一次革命,使治疗的速度,质量和效率都大大提高,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机器部易损坏,而一般城市对这种机器在技术或配件上都很困难,一旦机器破坏只能望机兴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骨科钢板和钛合金扳行骨内回定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下颌骨复杂性粉碎性骨折6例应用骨科钢板,10例应用钛合金板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①应用骨科钢板内固定的6例分别出现了排异、感染、无菌性炎症反应。②末后先后在骨折临床愈合后给予拆除。发现拆除后铜板有腐蚀、变色等。③应用钛合金板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④所有应用钛台金板的病例全部路予保留,钢板未取出。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钛合金板优于骨科钢板,且可长久保留。  相似文献   
7.
陈韶平  张月珠  孙永奎 《海南医学》2008,19(10):111-112
目的 探讨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操作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3例眼动脉段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右眼动脉段动脉瘤一例,左眼动脉段动脉瘤2例,其中一例为外伤后无意中发现,其余2例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首发表现.3例均经过手术治疗完全直视夹闭,其中2例均无任何后遗症.一例由于继发脑梗塞后梗塞灶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病率低,暴露困难,对于神经外科医师是一大挑战.先行颅外段颈内动脉预置阻断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对于已经出血的眼动脉段动脉瘤可以积极手术治疗,对于无症状的眼动脉段动脉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直视夹闭术仍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唇痈是唇部皮肤多个毛囊及皮脂腺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我科自1976——1982年中共收治唇痈患者15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骨科钢板和钛合金板行骨内固定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下颌骨复杂性粉碎性骨折6例应用骨科钢板,10例应用钛合金板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结果①应用骨科钢板内固定的6例分别出现了排异、感染、无菌性炎症反应.②术后先后在骨折临床愈合后给予拆除.发现拆除后钢板有腐蚀、变色等.③应用钛合金板的病例均无不良反应.④所有应用钛合金板的病例全部给予保留,钢板未取出.结论 下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钛合金板优于骨科钢板,且可长久保留.  相似文献   
10.
牙源性腺样瘤又称腺样造釉细胞瘤(adenoame—loblastoma)。此瘤以前曾被认为是造釉细胞瘤的一型,但由于其在临床和病理形态上均有其特点,故目前认为它是颌骨内独立的一种肿瘤,命名为牙源性腺样瘤。此瘤属良性肿瘤,发病率较低,国内外报导不多。据国内五个院校口腔系病检资料统计表明共有41例,约占牙源性肿瘤的4.2%,多发生于10~20岁的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见,现将我科1982~1983年收治的2例牙源性腺样瘤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