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本贵  黄婷  李贺 《安徽医药》2011,15(12):1564-1566
目的总结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8月该院肾内科213例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病例,其中股静脉置管149例(右135例,左14例),颈内静脉置管61例(右59例,左2例),右颈外静脉置管2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1例。分析不同深静脉置管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处理方法。结果误穿动脉12例(5.63%),皮下血肿1例(0.47%),穿刺部位渗血6例(2.82%),导管意外脱落2例(0.94%),导管栓塞15例(7.04%),导管相关感染17例(7.98%),血流量不足(血流<160 ml·min-1)24例(11.27%)。带管时间5~378 d。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能为血液净化治疗建立血管通路提供一种快捷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方式多样,并发症低且可防治,血流量能稳定提供,是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血液透析滤过(HDF)与低通量血液透析(HD)治疗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对肾功能指标改善作用及生存质量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67例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组。HD组30例,实施常规血液透析;HDF组37例,实施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于透析前、透析后观察两组肾功能、生存质量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透析后HDF组肌酐(Cr)、血清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较HD组低,白蛋白(Alb)水平较H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较HD 76.67%(23/30)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HDF组情绪角色(RE)、心理健康(MCS)、总体健康(GH)、躯体角色(RP) 社会功能(SF)评分较HD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F组皮肤瘙痒发生率较HD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HD相比,HDF治疗糖尿病并重症肾衰竭患者效果更佳,可改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李贺  孙本贵  束金莲  姚少峰  叶岚  黄婷 《安徽医学》2018,39(9):1119-1121
目的 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ESRD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差异,并分析研究其体内炎症因子、Hcy与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情稳定的ESRD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42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应用心脏超声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结构情况。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LAD、LVEDd、LVEDs、LVPWT、IVST、LVMI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而LVEF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hs-CRP、IL-6、Hcy分别与LAD、LVEDd、LVEDs、LVPWT、IVST、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ESRD患者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考虑与其体内炎症因子、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特征。方法 按≤ 5 0岁、5 0~ 6 5岁、≥ 6 5岁的年龄段将病人分成A、B、C三组 ,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至次日6 :0 0 )血压 ,每 30min测量血压 1次 ,记录时间 2 4h。结果  2 4h平均收缩压A、B组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B、C和A、C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舒张压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动脉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A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平均舒张压昼夜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B组的平均收缩压昼夜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的昼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C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昼夜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能够准确揭示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 2 4h血压的特征 ,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 2~5期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方法 选择我科住院的CKD 2~5期患者53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7例中发生医院内感染67例,发生率12.48%,其中CKD 5期45例(占67.16%);医院内感染者病死率高于无医院内感染者(P<0.05);住院时间长者较短者易发生医院内感染(P<0.01);与<65岁者比较,>65岁者医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CKD 2~5期患者是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CKD 5期患者,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5期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并分析其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CKD 5期首次血液透析治疗的95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体内的血清钙、磷、镁、血糖、血红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激素(PTH)、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胆固醇、甘油三酯、铁代谢等。根据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分为轻、中、重度贫血组,比较3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采用有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贫血严重程度与血清CRP、血清胱抑素C、ESA(红细胞生成刺激剂)治疗史的关系。结果 95例CKD 5期首次血液透析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74.89±18.23)g/L。3组的总二氧化碳(TCO2)、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PTH、铁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贫血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其他两组升高(P <0.05),轻度贫血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中度贫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P在轻度和中度贫血组、轻度和重度贫血组、中度和重度贫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度贫血组ESA用药史比率低(P <0.05)。有序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血红蛋白的危险因素是CRP[R=1.351(95% CI:1.180,1.546)]和血清胱抑素C[R=1.727(95% CI:1.315,2.267)];ESA用药史[R=0.328(95% CI:0.110,0.977)]是保护因素。结论 首次血液透析CKD 5期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偏低,其严重程度与CRP和血清胱抑素C、ESA用药史有关。  相似文献   
7.
李贺  孙本贵  束金莲  姚少峰  叶岚  黄婷 《安徽医药》2018,39(9):1119-1121
目的 比较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ESRD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差异,并分析研究其体内炎症因子、Hcy与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病情稳定的ESRD患者,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42例)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5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应用心脏超声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s)、左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结构情况。结果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LAD、LVEDd、LVEDs、LVPWT、IVST、LVMI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而LVEF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组患者hs-CRP、IL-6、Hcy分别与LAD、LVEDd、LVEDs、LVPWT、IVST、LVMI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ESRD患者心脏结构异常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考虑与其体内炎症因子、Hcy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吴瑕  孙本贵 《新医学》2010,41(11):732-734,76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正常范围内的血磷浓度与心血管钙化的关系.方法:将血磷浓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25~45 mg/L) 的CKD患者137例按血磷水平高低分为A组 (〈30 mg/L)、B组 (30~40 mg/L)、C组 (〉40 mg/L),采用电子束CT扫描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和二尖瓣3个心血管部位,计算各组患者钙化积分,并检测血磷、血钙、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C组患者女性患者比例、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患病率、LDL、eGFR、心血管钙化率和钙化积分高于A、B组,B组的钙化率和钙化积分明显高于A组(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钙和血磷与心血管钙化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21、0.53、0.17(P均〈0.05),HDL和心血管钙化积分呈负相关,r为-0.11(P〈0.05).年龄和血磷升高是促使CKD患者心血管钙化积分增高(≥125 U,中位数)的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心血管钙化与年龄、血钙、血磷、HDL有关,正常范围内血磷偏高 (〉40 mg/L) 也是其心血管钙化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对71例MHD患者测定其血清CRP、LP(a)水平,根据LP(a)、CRP水平将患者分为LP(a)升高组[LP(a)≥300 mg/L]、CRP升高组[CRP≥8 mg/L],LP(a)正常组[LP(a)<300 mg/L]、CRP正常组(CRP<8 mg/L),所有患者用心脏彩色超声波测定左室功能的各项参数,并分别进行左室功能的评价。结果与左心功能正常组比较,左室功能不全组血清LP(a)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 MHD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慢性炎症状态参与了MHD患者左室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已能得到长期生存,但MHD患者的生活质量仍远低于正常人,其合并症多、病死率高。即使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MHD患者每年的病死率高达20%~30%[1]。近年研究发现,MHD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水平升高,存在一种微炎症反应状态,与肾性贫血、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影响其生存率。因此积极寻找降低或抑制微炎症状况,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