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脾养正方重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表型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构建TAM细胞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健脾养正方对TAM表面CD86、CD16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AM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白细胞介素(IL)-10 mRNA水平;Western B...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方联合紫杉醇节律化疗对小鼠胃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紫杉醇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和免疫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615品系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剂量的紫杉醇化疗组(PTX)、紫杉醇节律化疗组(MC-PTX),健脾养正方组(JPYZ),健脾养正方联合紫杉醇节律化疗组(MC-PTX+JPYZ),每组6只,小鼠尾静脉注射MFC细胞建立胃癌肺转移模型。给药2周后观察肿瘤浸润肺组织情况,计算肺转移抑制率;完整剥离脾、胸腺组织,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HE染色观察骨髓病理组织学改变及骨髓细胞占骨髓腔比值;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凋亡情况;血细胞分析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的改变。结果:1.MC-PTX+JPYZ组肿瘤浸润及肺转移灶结节最少且抑瘤率最高(73.14%),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2.与PTX组和MC-PTX组比较,MC-PTX+JPYZ组骨髓细胞占骨髓腔比值显著升高(P<0.05),骨髓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降低明显,升高了紫杉醇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的白细胞水平(P<0.05)且对骨髓有明显的促恢复作用。3.与PTX组和M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消癥方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增殖的影响,Hochest 33342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健脾消癥方对HepG2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作用,DCFH-DA探针法观察健脾消癥方对HepG2活性氧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健脾消癥方对HepG2的凋亡相关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表达的影响。结果:健脾消癥方作用HepG2 48h后,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出现典型的凋亡特点,细胞内活性氧浓度升高,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结论:健脾消癥方对HepG2有较好的诱导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及下调Caspase-3、Caspase-9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化瘀方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MFC荷瘤615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615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化瘀方(20 g·kg~(-1))组,5-FU(25 mg·kg~(-1))组,联合(益气健脾化瘀方20 g·kg~(-1)+5-FU 25 mg·kg~(-1))组,每组6只,皮下接种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于末次给药后完整剥离移植瘤、脾、胸腺,计算抑瘤率、胸腺、脾指数。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水平及其亚型多形核细胞样(PMNMDSC),单核细胞样(M-MDSC)的水平及外周血中各免疫细胞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瘤组织中精氨酸酶-1(Arg-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化瘀方组小鼠体质量增加、瘤重减轻,5-FU组小鼠体质量、瘤重、胸腺、脾指数均下降(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体质量增加,瘤重减轻,胸腺、脾指数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肿瘤组织及外周血中总MDSCs水平下降(P 0. 05,P 0. 01),益气健脾化瘀方组,5-FU组及联合组PMN-MDSC水平均下降(P 0. 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PMN-MDSC水平下降(P 0. 05),M-MDSC水平下降(P 0. 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化瘀方组巨噬细胞及其M1型水平增加(P 0. 05),各T细胞群水平均增加(P 0. 05,P 0. 01),5-FU组巨噬细胞,CD3+,CD4+,CD8+T细胞群水平下降(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巨噬细胞,CD4+,CD8+T细胞群水平增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i NOS,Arg-1 mRNA表达均下降(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联合组i NOS,Arg-1 mRNA表达均下降(P 0. 05,P 0. 01)。结论:益气健脾化瘀方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与5-FU联合使用能更好地抑制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并改善化疗后机体的免疫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SCs的水平及增加T细胞、巨噬细胞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理冲汤加减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细胞HepG2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理冲汤加减及5-FU单独和联合使用对HepG2细胞生长影响;应用中效原理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联合用药时的药物效应-合用指数的关系,判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确定后续实验给药浓度及时间;划痕实验检测理冲汤加减联合5-FU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理冲汤加减联合5-FU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理冲汤加减联合5-FU作用HepG2细胞24 h后对EMT相关基因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锌指转录因子(Snail,Twist) mRNA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理冲汤加减联合5-FU作用HepG2细胞24 h后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理冲汤加减,5-FU单药或联合用药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效应也增加;应用中效原理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两药在低剂量合用24 h后对HepG2细胞可以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故选用理冲汤加减,5-FU作用HepG2细胞24 h的25%抑制浓度(IC25)即800 mg·L-1理冲汤加减,3. 125 mg·L-15-FU;设空白组,5-FU组,理冲汤加减+5-FU组,理冲汤加减组进行后续实验;划痕和侵袭实验显示,理冲汤加减,5-FU单独及联合均能抑制HepG2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理冲汤加减+5-FU组抑制能力更强(P 0. 05,P 0. 01)。与空白组比较,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Twist mRNA表达下调(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 mRNA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Twist mRNA表达下调(P 0. 05,P 0. 01)。与空白组比较,5-FU组,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P 0. 05,P 0. 01);与5-FU组比较,5-FU+理冲汤加减组E-cadherin的表达上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蛋白表达下调(P 0. 05,P 0. 01)。结论:理冲汤加减方与5-FU在低剂量合用24 h后对HepG2细胞可以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并且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上调肝癌细胞内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的表达,下调N-cadherin,Snail,Vimentin,Twist的表达,据此推测,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EMT相关mRNA的表达,从而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可能是理冲汤加减方联合5-FU协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54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有关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54例不良反应报告从患者基本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之间。发生时间多为用药时,主要表现为皮肤过敏反应、消化系统反应、静脉炎等,存在3例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21例存在合并用药情况。均无超剂量给药现象。结论使用奥硝唑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多种药物序贯输注时,应科学安排药物输注顺序,单独给药,从而避免潜在性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急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急诊药房2012年4月份的处方,遴选出使用抗菌药物(除去眼科药物、外用膏剂以及中成药)的处方。根据我院的抗菌药物用药统计数据以及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的方法,分析使用率、联用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以及DDDs值。结果抽查抗菌药物处方6118张,急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2%。其中单用处方有5723张,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为6.45%。头孢菌素尤其第三代头孢应用最为频繁。联合用药以单联为主,其余大多为二联。不合理用药主要为用药无指征、给药方式不当和一次给药剂量过大。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于标准,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为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肿瘤住院患者感染发生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发生感染和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2018年7月至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4788例,获取其性别、年龄、诊断、感染部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体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抗生素用量及疗程等相关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补中益气加减方对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该中药复方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取24只小鼠采用腋下皮下注射MKN-28人胃癌高转移细胞悬液的方法制作胃癌荷瘤小鼠模型,待瘤块长到5 mm3时视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中益气加减方组(中药组)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抗体组(阳性药物组),每组8只,另取8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中药组按每日25 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灌胃24 d;阳性药物组按每次10 mg/kg,每3 d腹腔注射1次给药,共给药8次;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每日1次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4 d。给药期间监测各组小鼠体质量,给药结束后收集小鼠粪便颗粒,运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小鼠粪便中的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和多样性,随后分离肿瘤并称重。结果:给药期间各组小鼠体质量波动不大,给药结束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结束后,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瘤质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各组小鼠肠道菌群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共有17 905个,每组特异性OTUs分布为正常组1309个,模型组6236个,中药组1110个,阳性药物组462个。α多样性方面,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升高(P<0.01,P<0.05),而中药组、阳性药物组小鼠肠道菌群上述指数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β多样性方面,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的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构成差异明显,而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与正常组接近。在门水平方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丰度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irmicutes/Bacteroidetes值(F/B值)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阳性药物组小鼠肠道菌群中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丰度升高,Firmicutes丰度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B值显著降低(P<0.05,P<0.01)。在属水平方面,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和阳性药物可共同调节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MuribaculumEnterorhabdusAnaerostipesBarnesiellaClostridiumLacrimisporaLactonifactorDoreaStreptococcusMediterraneibacter10个菌属(P<0.05)。结论:补中益气加减方对胃癌荷瘤小鼠瘤体有抑制作用。胃癌造模使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补中益气加减方与PD-1抗体均能有效改善胃癌荷瘤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这可能是两种药物抑制胃癌进展的共同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