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肾炎大多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所造成。由于本病发病之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有时见于猩红热、脓痂疹感染后引起急性肾炎。故辨证认为本病病因主要是风邪所侵夹寒或夹热而致病。临床辩证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古代用药,一般都是用单味药物,随着对药物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要,才逐步发展应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即复方。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复方组成,逐步产生了一定的组方法则,形成方剂。根据文献记载,在唐代以前方剂使用上还不太普遍,宋代医学发展很快,方剂积累有很大的提高,由政府药局选定了有效品种,编篡成制剂规范,即《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统一制药奠定了基础。中成药的处方,多数  相似文献   
3.
<正>我在临床上,应用白芨配伍其他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咳血等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白芨配三七,结肠溃疡得治愈王某,女,46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年余,曾用中西医内服治疗,但仍反复发作,做纤维肠镜检查,诊断"降结肠下端,乙状结  相似文献   
4.
<正>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后股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中一百一十三方,《金匮要略》中二百零五方,有方缺药以及单方之外共二百二十八方,组方严密,用药精当,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学习。其用药最突出的大致有以下几点:①  相似文献   
5.
孙国岗  吴冬群 《河北医学》2008,14(2):239-240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医德,<内经>中已有丰富的论述.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上,以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规范的中医人格和医德修养,培养中医人才.值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学术之际,本文拟归纳<内经>有关医德论述为借鉴,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载方113首,用药91味。组方严谨,用药少而精,方以法立,法以方传,字字有规矩准绳,其药物煎煮法,更是如此。我们在临床上不注意煎煮法,而影响疗效。笔者将学习《伤寒论》及临床应用中,对药物煎煮法的体会,叙述如下,以期引起同道们的重视。1 先前后人 1.1 某药先煎 意在充分发挥药效,减轻毒副作用,如茯苓在苓桂甘枣汤中为主要药物,故量大,  相似文献   
7.
<正>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今天,作为人类传统医学之一的中医学,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显示出不朽的生命力,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就在于它独特的整体观念的辨证观点,这正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中医整体观念的形成,不是孤立的。中医学是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摇篮中孕育而生的.其医学思想及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息息相关,在形成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深刻地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管自  相似文献   
8.
<正>案1:酒毒中风(脑梗塞)王某,男,54岁。三天前早晨起后感左侧肢体无力,行走拖地,渐至不能行走,伴口舌歪斜,语言不利,食欲不振,大便略干,舌质红,苔薄黄浊腻,脉弦滑。血压18/10kPa。左中  相似文献   
9.
腰腿痛是伤科临床上常见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也比较麻烦且时间亦长。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魏氏”伤科经验方?地龙汤治疗数例腰腿痛,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30岁,平均43.28岁。职业为工人、农民、干部、营业员  相似文献   
10.
<正>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上溯《内经》典籍,下寻历代著述,源流一体,颇为重视治胃痛。胃脘痛是指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胃癌及部分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胰腺炎等均属于中医胃脘痛范畴。临床上导致胃脘痛的原因很多,从中医角度讲其病因病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因饮食不节所致。当暴饮暴食,恣食生冷,过食肥甘,损伤脾胃,尤其使胃气不调,失于和降,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