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比较研究有机硒化物-硒化壳聚糖和无机硒化物亚硒酸钠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硒在体外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硒化壳聚糖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高于含同样硒量的亚硒酸钠,约为其3倍,有机硒比无机硒具有更高的抗白血病活性。  相似文献   
2.
以分子生物学教材和互联网为资源,利用PowerPoint2000等软件,结合实际,自主开发研制出了一套医学分子生物学课件,该课件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在本科教学中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强离子隙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感染科2016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脓毒血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预后分为存活组50例、死亡组30例,对两组强离子隙、凝血指标、降钙素原、血乳酸、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强离子隙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强离子隙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脓毒血症患者强离子隙、凝血指标、降钙素原、血乳酸、C-反应蛋白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强离子隙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性(r=-0.51,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强离子隙预测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4,截断值为6.57,敏感度75.10%、特异度70.45%。结论:强离子隙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以被用于预后预测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快速肥达反应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微波、离心等方法处理肥达反应的抗原抗体反应体系 ,旨在改进其反应条件 ,以期达到快速、敏感诊断肠热症的目的。1 材料与方法1 1 诊断菌液 伤寒菌O、H ;副伤寒菌A、B购自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分别为 0 0 0 40 1及 0 0 0 3 0 1。在有效期内按说明要求使用。1 2 抗体 ①试验血清 :动物免疫血清用传统肥达反应法检测效价为 1 :80 0。②临床考核血清 :1 5份非肠热症患者(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生化反应检测均阴性 )血清 ;1 7份肠热症患者 (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生化反应检测均阳性 )血清 ,收集于当地医院检…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可塑区—JHP940、JHP947、JHP949基因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鉴定JHP947基因是否表达蛋白。方法 从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培养Hp,PCR扩增分离菌株的JHP940、JHP947J、HP949基因,分析基因检出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以Biodesign软件确定并合成3个JHP947肽段,KLH交联免疫家兔获得多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方法鉴定JHP947基因是否表达相应蛋白。结果 分离获得108株Hp,目的基因在胃炎、溃疡、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分别为:JHP940 30.6%、22.6%、40.0%,JHP947 3.2%、32.2%、33.3%,JHP949 0、3.2%、13.3%,经χ^2检验,JHP940在胃炎、溃疡、胃癌各组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HP947在胃癌、溃疡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胃炎组(χ^2=12.04,P〈0.002 27;χ^2=8.64,P〈0.004 17),而在胃癌、溃疡组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 5);JHP949在胃癌组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胃炎组(χ^2=8.48,P〈0.004 17),而在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2.02,P〉0.012 5)。JHP947和JHP949的检出率呈正相关(χ^2=6.034,P〈0.05),JHP947和JHP940的检出率无显著相关性(χ^2=2.939,P〉0.05)。HpJ99和临床分离株的JHP947基因均表达相应蛋白。结论 JHP947与胃癌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JHP947和JHP949的检出率呈正相关。JHP947基因表达相应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内科ICU)感染患者铜绿假单胞菌耐药谱的变化,指导内科ICU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内科ICU送检的感染患者标本,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分析各类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采用MicroScan NC31、NC33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对常用的8种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31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痰液,占80.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率为77.2%,对环丙沙星的敏感率为51.4%,且呈上升趋势;对庆大霉素、亚胺培南、氨曲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率在43.8%~51.8%之间,对复方磺胺的敏感率为2.2%,且呈下降趋势。有六种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现象严重,ICU应注意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化。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采用MicroScan NC31、NC33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4658株,肠杆菌科细菌1709株,占36.7%;非发酵菌2949株,占63.3%;分离率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非常低,均<2.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8.3%、62.4%、30.5%、10.1%。结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亚胺培南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非常强的体外抗菌活性,对非发酵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较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的分布特点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治BC感染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达到有效控制该菌的传播流行目的。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3—2008年临床分离的BC共335株,应用MicroScan WalkAway 96SI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软件对菌株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C分离株的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85.7%),其次是血液(8.6%),且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菌株以ICU病房的分离率最高(占77.9%);BC分离菌株对于常用抗菌药物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性,且其耐药性有随着年份变化而逐年上升的趋势,BC对米诺环素和复方新诺明较为敏感,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呈现出100%的耐药,对亚胺培南、三代头孢、特治星与喹诺酮类抗生素均呈高度耐药性。结论 BC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是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米诺环素、复方新诺明可作为经验性治疗BC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中山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的耐药谱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谱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市人民医院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出大肠埃希菌985株,肺炎克雷伯菌512株,铜绿假单胞菌1944株,鲍氏不动杆菌505株,对大肠埃希菌敏感率高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98.4%、95.4%;对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率高的是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分别为98.6%、87.6%、81.4%;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高的是加替沙星较敏感,敏感率100.0%,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分别为83.7%、83.1%;对鲍氏不动杆菌敏感率高的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分别为100.0%、78.3%,4种细菌对其余药物中多数均有较高程度耐药。结论 2007年1月-2008年12月中山地区临床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进行合理规范的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