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 4 6例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4 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手术优良率 89 7%。结论 对高龄患者要有充分认识和准备 ,大部分患者能接受手术治疗并获得优良效果  相似文献   
2.
腰椎术后切口积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腰椎术后切口积液产生的原因,探讨积液的分型并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白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院共开展1986例经后侧入路的腰椎手术。使用内固定的手术877例,未使用内固定手术1109例,比较两组间切口积液的发生率。将发生积液的病人分为Ⅲ型:Ⅰ型:病因明确型,共28例;Ⅱ型:感染型,共11例;Ⅲ型:病因不明确型,共14例。Ⅰ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对因治疗,营养疗法。Ⅱ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清创,手术灌洗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治疗。Ⅲ型病人给予穿刺和预防应用抗生素。[结果]使用内固定组的切口积液率(4.33%)高于未使用内固定组(1.35%)P〈0.01。平均住院日:Ⅰ型14.7d,Ⅱ型:87.6d。Ⅲ型:15.6d。[结论]伴随手术过程的复杂化切口积液率明显增高。给积液分型有助于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Ⅰ型病人予以穿刺抽液和对因治疗。Ⅲ型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转化为Ⅱ型。Ⅱ型治疗比较困难,积极的手术干预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是两个关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 2 19例开放性骨折并发感染的患者 ,提取创面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对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 开放性骨折感染的致病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 ,每种细菌有其特有的敏感药物 ,对第三代头胞菌素及万古霉素大多具有很高敏感性。结论 开放性骨折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反复彻底的清创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及时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合理准确的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DRFS装置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脊柱滑脱复位固定装置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DRFS装置复位固定并脊柱融合术。结果 29例治疗患者获得7~30月随访,平均复位率及脊柱融合率均达100%。结论 DRFS治疗脊柱滑脱复位满意、固定可靠、融合率高,是治疗腰椎滑脱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类患者多伴有脊髓的损伤,当前治疗的关键之一在于能够达到骨折部良好的复位。近年来,临床手术内固定的选择上主要是脊柱后侧入路的哈、卢氏棒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本院在使用中体会到哈、卢氏棒有着一定的优势,复位效果满意。现对其优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儿童隐匿孟氏骨折致桡骨小头迟发性脱位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氏骨折是儿童肘部常见骨折,但由于儿童骨骼及韧带的生理特点,隐匿性孟氏骨折致桡骨小头环状韧带损伤,临床诊治失误导致迟发性桡骨小头脱位.1985年4月至1995年6月,笔者诊治7例患儿,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对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微创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63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32例治疗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锁定钢板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LISS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胫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LISS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手术治疗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张兴利  吴鹏飞  孔荣  邱宏春 《重庆医学》2015,(32):4568-4569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 P )患者血清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TP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45例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XCL10、MBL的水平。结果激素治疗前 ITP患者血清CXC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6.576,P<0.05),MB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196,P<0.05);治疗后二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9、7.714,P<0.05)。激素治疗有效组CXCL10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71,P>0.05),而无效组的表达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有效组(q=8.933、8.914,P<0.05);激素治疗有效组MBL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966,P>0.05),而无效组的表达水平仍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有效组(q=3.342、2.965,P<0.05)。结论 ITP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CXCL10、MBL的表达水平不同,提示其可能在ITP的发病及治疗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有望在ITP的病情监测、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对术后椎板开门角度及神经功能改善率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后路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根据不同治疗术式分为两组:17例采用不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术式为A组,11例采用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术式为B组。通过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10个月)CT影像学资料测得椎板开门角;同时评定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术后2周椎板开门角:A组为38.0°~44.0°(40.3°±1.0°),B组为37.2°~42.5°(40.7°±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板开门角:A组为34.8°~45.0°(39.0°±3.1°),B组为34.0°~36.5°(35.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改善率:A组为27.8%~37.0%(32.4%±4.3%)及53.3%~68.0%(59.7%±5.6%),B组为26.3%~38.2%(32.1%±5.0%)及44.4%~67.0%(58.5%±5.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再关门率均为0。结论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术式的椎板开门角度小于不保留颈后方韧带复合体术式。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小剂量阿立哌唑联合地西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男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地西泮治疗,对照组采用地西泮合并安慰剂治疗,疗程共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高于对照组的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研究组各项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评分只有8周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末,研究组PANSS各项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地西泮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能够达到较有效的治疗效果与满意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