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MRI鉴别诊断脑胶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11月~2018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中选取10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诊断结果与MRI表现。结果:脉络丛乳头状瘤呈现为均匀实行肿块且显著强化现象;室管膜肿瘤增强扫描后不强化的患者共有2例,具有较多病变囊性成分,经增强扫描显示有不规则环状强化现象出现的患者有10例,有较多囊性成分,囊壁光滑、薄,且呈现为环状强化现象的患者有2例;混合性胶质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均呈现为囊实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厚壁花环状强化、厚薄不均花环状、多发薄壁花环状强化患者分别有16例、6例、2例,间变型星形细胞瘤中明显团块状强化、不规则环状强化患者分别有2例、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有8例为大囊伴壁结节且附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未出现强化现象,弥漫型星形细胞瘤中囊实性患者共有22例,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患者共有12例,斑片状明显强化患者共有4例,不均匀片状、斑点状轻中度强化患者共有6例。结论:脑胶质瘤类型、囊变形态、强化程度以及方式和肿瘤病理类型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阔韧带巨大平滑肌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盆腔良性肿瘤。因其缺乏特征性表现,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B超虽广泛应用于盆腔疾病的诊断,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磁共振因可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有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等优点,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磁共振(MRI)扫描序列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地采用GE Signa HDx 1.5T超导双梯度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颅脑扫描序列中SWI序列和DWI序列对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扫描,再运用AW-44工作站对SWI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分析比较SWI序列和DWI序列显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2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单发20例,多发5例,其中1例颅内多发海绵状血管瘤SWI序列检出205个病灶,DWI序列检出74个病灶,SWI序列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敏感性、检出率优于DWI序列。结论 MRI是诊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首选方法,DWI序列和SWI序列相结合,能准确、全面地提供诊断信息,对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且SWI序列对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炫速扫描技术对高心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2例,将其中采用双源CT大螺距炫速扫描技术进行检查的5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另56例患者采用常规前瞻性心电门控步进式扫描方案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和辐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主动脉根部(AO)、左主干(LMA)、左前降支(LCX)、左回旋支(LCX)与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评分、血管分段评分与整体图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辐射剂量长度乘积(DLP)为(48.68±18.34)mGy·cm、有效辐射剂量(ED)为(0.66±0.28)mSv,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源CT大螺距炫速扫描技术在高心率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中的图像质量与常规前瞻...  相似文献   
5.
<正>颈动脉体瘤(Carotid body tumor,CBT)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肿瘤。其发病原因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患者主要以颈部无痛性肿块就诊,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术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笔者搜集所在医院2007-04~2008-10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例颈动脉体瘤,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旨在探讨MRI在颈动脉体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1]。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血管疾病采用MR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8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选取192例,采用MRI与MRA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分析影像学表现。结果:对患者行MRA扫描后,发现烟雾病、动脉瘤、AVM(动静脉畸形)、脑梗塞患者分别有10例、28例、50例、104例。结论:将MRA技术灵活应用于不同脑血管疾病诊断中有利于提高诊断价值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正>肺底积液,临床最为常见检查及诊断为X线、CT、B超,因为病变部位隐蔽、形态特殊,有时检查容易漏诊。随着影像技术发展,MR检查能够准确诊断肺底积液;MR直观的图像,能够清晰显示病变位置及周围解剖图像,有效指导临床治疗。笔者将所在医院126例MR所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MR 3D CUBE T2WI序列重建图像显示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信号强度。方法采用GE Signa HDxt 1.5T超导型磁共振机器和膝关节表面线圈,应用MR 3D CUBE T2WI序列扫描,运用再将3D图像传至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结果 MR 3D CUBE T2WI序列可以完整的显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形态及信号强度。结论 MR 3D CUBE T2WI序列扫描时间短,图像可多角度任意旋转,可以清晰的显示前交叉韧带,弥补了普通MR扫描序列的对前交叉韧带显示的缺憾,对临床诊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直接数字摄影技术(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DDR)是近年来在X射线摄影领域中出现的新技术,它是将医用诊断X线机产生的X射线穿过人体后投射到平板探测器(简称DR板)直接获得图像数字信号,然后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数字图像采集、处理、传输及显示在显示器上,供医务人员观察人体脏器组织的图像,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RI弥散加权成像对鼻咽癌(NPC)T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我院对鼻咽部病变行常规MRI及DWI检查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证实为鼻咽癌30例,良性病变20例,另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分析鼻咽部良恶性病变影像特点,比较鼻咽癌患者原发灶、受累肌肉、受累斜坡的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与对照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各ADC诊断阈值诊断鼻咽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同时分析MRI及DWI诊断鼻咽癌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NPC原发灶及受累肌肉内瘤灶在T1WI序列呈等低信号,T2WI轴位显示两侧鼻咽部软组织对称性增厚,边界清,呈稍高信号,DWI则见鼻咽部软组织呈稍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与鼻咽良性病灶相比在信号特征、增强方式、生长方式、累及范围方面有不同特征;NPC原发灶、受累肌肉、受累斜坡ADC值[(0.746±0.085)×10~(-3)mm~2/s、(0.765±0.091)×10~(-3)mm~2/s、(0.762±0.089)×10~(-3)mm~2/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PC原发灶、受累肌肉、受累斜坡的ADC诊断阈值分别为0.832×10~(-3)mm~2/s、0.860×10~(-3)mm~2/s、0.557×10~(-3)mm~2/s,其诊断灵敏度依次为93.2%、86.1%、98.6%,特异度依次为85.9%、66.9%、65.4%;MRI及DWI联合诊断鼻咽癌T分期的准确率90.00%高于单独MRI 56.67%或DWI 66.67%(P0.05)。结论MRI及弥散加权成像结合有助于对鼻咽癌良恶性病变进行鉴别,可较好显示鼻咽癌原发瘤与其邻近受累结构,对鼻咽癌T分期评估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