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37例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9%(17/37)、27.0%(7/37)、13.5%(5/3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以及PS评分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后复发间隔时间、放疗剂量、是否同步放化疗、GTV体积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差,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初次治疗后密切的随访复查,较早的发现局部复发,通过积极的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安全性、疗效及影响生存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46例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行3DCRT再程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应用Log-rank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6例患者未完成放疗,40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3DCRT总有效率为80.0% (32/40).1、2年生存率分别为47.5% (19/40)、20.0% (8/40).再程放疗中出现2+3级的放射性消化道反应19例(47.5%)、放射性肺炎14例(35.0%)、造血系统毒性反应6例(15.0%)、心脏毒性4例(10.0%),全组均未出现4度以上放射性损伤及治疗相关性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8.432,P=0.015)、放疗间隔时间(x2=7.006,P=0.008)、放疗剂量(x2=18.718,P=0.000)、大体肿瘤体积(GTV) (x2=10.121,P=0.006)、辅助化疗(x2=5.014,P=0.025)、肿瘤长度(x2=7.391,P=0.025)、野内复发(x2 =9.933,P=0.002)、肿瘤控制情况(x2=14.665,P=0.001)与预后密切相关;病变部位有影响总生存的趋势(x2=5.493,P=0.06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x22=4.759,P=0.029)、放疗间隔时间(x2 =4.139,P=0.041)、GTV (x2=4.799,P=0.024)、肿瘤控制情况(x2=4.501,P=0.030)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结论 对于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复发患者,3DCRT再程放疗虽然毒性反应大,但其可提高近期疗效.年龄、放疗间隔时间、GTV、肿瘤控制情况是再程放疗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顺铂与奈达铂分别联合多西他赛+IMRT对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在IMRT+多西他赛基础上分别给予顺铂和奈达铂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率、随访复发转移、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症状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顺铂,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IMRT治疗放疗后复发Ⅲ~Ⅳ期食管癌可有效控制肿瘤进展,提高生存率,降低远期复发转移风险,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且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