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行不同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配合活性维生素D3、钙剂和密钙息治疗后骨密度变化,了解两种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的意义。方法两组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3—7d及术后12个月测定骨密度。结果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骨密度均有好转,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对骨折外其他部位骨密度改善并无多大意义,而对假体周围骨密度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将老年骨折病人1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98例,对照组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发生并发症24例,对照组46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折病人术后有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姚伟琼  吕勤花 《海南医学》2009,20(6):159-16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照组34例为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在此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基础护理、督促服药依从性护理及营造人际交往环境的护理。结果干预组35例患者住院期间焦虑、自卑、烦躁、悲观厌世的心理明显减轻,增加了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结论在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症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该病的严重性,在予心理、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护理干预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100例老年鼻饲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干预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鼻饲护理,干预组予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时的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鼻饲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49例,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予内科治疗及蚕食清创法进行创面处理,治疗组外用聚维酮碘软膏换药,对照组外用庆大霉素加胰岛素纱条湿敷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54.1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维酮碘软膏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护理干预对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本科老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方法选择近三年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241例,采用出院问卷调查表、结合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收集资料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降低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止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生。结论通过对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使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控制血压、减轻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晚期鼻咽癌患者疗血浆EBV DNA水平在监测复发、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第1天应用紫杉醇135mg/m2、草酸铂130mg/m2静脉滴注,口服卡培他滨1650mg/m2/d,连服1~14 d,每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对照组40例患者,第1~5天应用DDP 20mg/m2、5-Fu0.5g/m2静脉注射,3周为一个周期,连用2~4个周期;治疗结束2~4周后评价疗效.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检测两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6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8.6个月(χ2=3.789,P<0.05);观察组有效率50.0%明显对照组32.5% (χ2=3.845,P<0.05);观察组阳性率65.0%与对照组62.5%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56,P>0.05);EBV DNA检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0%、92%、88%;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血浆EBV DNA水平的检测是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方法对76例确诊甲亢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测定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血清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ICTP)、成骨细胞活性指标(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前肽PICP、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的变化。结果76例甲亢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骨密度及ICTP、PICP、BGP、ALP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破骨细胞功能指标较成骨细胞活性指标下降明显,骨密度增加。结论甲亢患者经积极抗甲亢治疗,骨代谢指标下降,骨密度增加,有助于降低甲亢患者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