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西黄丸由牛黄、乳香、没药、麝香4味中药组方而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西黄丸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抗乳腺增生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恶性肿瘤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一种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的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是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用于抗肿瘤的化疗药物除了具有毒副作用,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外,长期使用还会使肿瘤产生耐药性。西黄丸作为传统经典抗癌名方,随着中医药文化的兴起,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肿瘤的研究中,对肝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临床上西黄丸多被作为辅助药联合化疗药抗肿瘤使用,降低化疗药的毒副作用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还可延长或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逆转肿瘤细胞的耐受性。在西黄丸抗肿瘤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诱导细胞凋亡、调节氨基酸代谢、逆转耐药性、干扰细胞周期、抗肿瘤转移侵袭、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调控信号通路等8个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上联合化疗药抗肿瘤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西黄丸抗肿瘤的研究现状,并且针对其现状提出不足之处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为西黄丸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有效部位总黄酮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表明,总黄酮对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等多种癌症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其机制研究仍不够全面与深入。本文旨在归纳近年来中药总黄酮防治肿瘤的实验研究,从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及侵袭转移、诱导细胞凋亡、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相关酶的表达、调节氨基酸等代谢途径、逆转耐药等方面探讨总黄酮的抗肿瘤机制,为今后高效、安全利用中药资源,寻找新型抗肿瘤药物,以期为临床协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都匀市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执行情况,全面把握项目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为都匀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设性建议。方法:根据都匀市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工作指标表数据,对数据进行总体评价。结果:2005-2009年间,达到预期指标的核心指标占所有指标比例(完成率)分别为87.5%、76.47%、70.59%和64.72%。2005-2009年,暗娼干预及自愿咨询检测的完成率达到100.0%,而支持性环境、宣传教育、吸毒者干预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干预完成率分别为87.5%、87.5%、78.95%和31.25%。结论:各项目标和核心指标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对吸毒者干预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干预,尤其是艾滋病病毒阳性产妇接受全程的母婴阻断服务的比例,仍需要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4.
翟勇聪  夏顺利  王雪  臧凯宏  韩涛 《中草药》2021,52(7):1987-1993
目的研究附子-干姜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小鼠肠黏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UC小鼠模型,给予附子-干姜水煎液进行干预,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大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index,DAI)评分;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和移动血细胞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和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D31表达并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增加(P0.01),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显著下降(P0.01),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显著升高(P0.01),血清PAF、TF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肠组织CD31表达减少,肠黏膜微血管密度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附子-干姜高剂量(6.06 g/kg)组小鼠DAI评分明显降低(P0.01),肠黏膜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显著升高(P0.01),肠黏膜移动血细胞浓度显著降低(P0.01),机体凝血因子PAF、TF水平显著降低(P0.01),肠黏膜MVD显著增加(P0.01)。结论附子-干姜可通过改善肠黏膜微循环障碍从而治疗慢性UC。  相似文献   
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附子-千姜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附子-干姜药对活性成分;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活性成分的可能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溃疡性结肠炎疾病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是由内分泌激素紊乱导致的一种增生性疾病,发病趋势呈年轻化、上升化,并有癌变风险,严重危害女性健康,因此对HMG的防治越来越重视。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许多学者发现中成药在治疗内分泌紊乱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尤其以具有活血散结作用的小金丸、消癥丸等已是临床常用治疗HMG的中成药,具有多靶点调控、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便于携带和服用的优点。有临床研究发现中成药联合用药后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缓解增生及疼痛等症状,还可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因此使用中成药及联合用药逐渐成为了临床治疗HMG的常用手段。在查阅了相关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文献基础上,以活血散结类中成药和联合用药2个方面,从调节体内激素及受体水平、促进细胞凋亡、抑制新血管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免疫力、提高抗氧化能力等角度进行综述,深入阐述其作用机制,并且针对其现状提出不足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活血散结类中成药及联合用药抗HMG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