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腹腔液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术前未行任何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6例作为实验组(卵巢癌21例,子宫恶性肿瘤25例),良性肿瘤患者24例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术前肘静脉血、术中腹腔液的MIF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A125浓度。结果实验组腹腔液MIF的浓度(21.98±11.27 ng/ml)与对照组(13.85±8.11 ng/ml)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血清MIF浓度(分别为5.13±3.53 ng/ml和3.42±2.06 ng/ml)无明显差异(P>0.05)。卵巢癌患者腹腔液和血MIF的浓度(26.26±11.46 ng/ml,5.52±3.04 ng/ml)分别与良性卵巢肿瘤(11.10±6.68 ng/ml,2.92±1.90 ng/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1,P<0.01);腹腔液与血清中MIF浓度有相关(r=0.5821,P<0.01);腹腔液MIF浓度与血CA125有关联(r=0.6649,P<0.05),与血清VEGF也相关(r=0.405,P<0.05)。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腹腔液和血清MIF的浓度(18.20±8.67 ng/ml和4.68±3.24 ng/ml)与子宫肌瘤(17.24±6.32 ng/ml和2.8±2.20 ng/ml)相比,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腹腔液与血清均有MIF表达,而腹腔液MIF呈高表达,可能与CA125类似,主要源于肿瘤组织。MIF与VEGF可能存在互相诱导分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23岁,未婚.因右上腹胀痛2天,B超发现盆腔包块,拟诊卵巢癌于2004年3月4日入院.患病前月经规则,无阴道流血、流液,体重未减轻.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软,无压痛,肝脏无明显肿大,无触痛及叩痛,腹水征阴性.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40天大小.子宫左侧可扪及直径6cm硬包块,右侧可及10cm×8cm×9cm不规则硬包块,均呈结节状,固定.胸片、胃镜,肠镜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子宫脱垂妇女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ligasure钳后的临床效果,探讨采用该法是否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具有提高手术水平的优势。方法借助器械ligasure钳对围绝经期及绝经期非脱垂子宫妇女进行阴式全子宫、附件切除术25例(联合组),与同期同一医疗组医生以传统手术方式完成的阴式全子宫附件切除术(传统组)30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完成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4个月阴道残端情况)比较,联合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对绝经期非脱垂子宫妇女借助ligasure钳切除子宫附件使术中操作难度明显降低,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副损伤,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及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更快,减少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安全,更达到了微创的目的,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F对卵巢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术前化疗是否干扰癌细胞表达MIF。方法:选取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蜡块58例(其中术前化疗28例)为实验组,19例正常卵巢及单纯卵巢囊肿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MIF和CD34的表达。结果:实验组MIF表达阳性率为84.5%,与对照组(10.5%)相比差异显著(P<0.000 1)。MIF阳性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为(34.6±7.1)条/HP,明显高于MIF阴性组织的(20.1±6.7)条/HP及对照组的(12.0±7.5)条/HP(P值均<0.01);MIF表达强度与MVD相关(r=0.67,P<0.05)。实验组内,术前未化疗组(80.0%)与化疗组(89.3%)相比,晚期卵巢癌(88.9%)与早期卵巢癌(69.2%)相比,低分化(90.6%)与高中分化(76.9%)相比,MIF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MIF具有促进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化疗对癌组织MIF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卵泡液中是否存在移动抑制因子(MIF)及其卵泡液和血液中的浓度对IVF-ET 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8-2005.08行IVF-ET助孕的不孕妇女共37例,按妊娠结局分 为妊娠和非妊娠两组。收集取卵时的血液及卵泡液,定量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及卵泡液 中MIF的浓度。并检测取卵前血中LH、P、E2值。结果:两组在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移植 胚胎数和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妊娠组血清及卵泡液中MIF浓度分别为1.79±0.98 ng/ml和 22.97±10.62 ng/ml;非妊娠组分别为1.91±1.71 ng/ml和13.44±8.5ng/ml。两组卵泡液中 MIF浓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浓度差异不明显(P>0.05)。卵泡液MIF浓度与优质胚 胎率呈正相关(r=0.3277,P<0.05),优质胚胎率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2)。结论:卵泡液中MIF可 能与卵泡发育及卵细胞质量有关,进而影响IVF-ET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游走抑制因子(MIF)与生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走抑制因子(MIF)是一种前炎症细胞因子和免疫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在人及哺乳类的生殖系统各器官均有表达,可影响卵巢卵泡的发生发育,排卵,配子的输送,胚泡种植及早期胚胎的发育和雄性睾丸的功能。MIF表达异常,会导致不孕,流产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介绍患者,女,38岁,孕2产1,孕30+1周,因行走途中突发中下腹痛赴当地乡医院就诊,拟诊"先兆早产",予硫酸镁安胎治疗,腹痛未见好转,16 h后自觉胎动消失,B超示胎心消失,考虑"胎盘早剥、胎死宫内",即由120急救车转至本院。患者1995年顺产一女婴,2008年4月30号取环,有取环困难  相似文献   
8.
卵巢和宫颈来源的肉瘤十分罕见,迄今文献报道的病例仍很有限,而肉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与常见的卵巢和宫颈恶性肿瘤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明确诊断需依赖病理学检查[1].2000年至2005年,作者收治女性生殖系统非宫体来源的肉瘤患者4例,均采取手术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俭  朱蕾芳  夏晓艾 《江苏医药》2012,38(22):2738-2739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28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资料.结果 28例中,妊娠诱发SLE发病4例(14.3%),妊娠诱发SLE活动10例(35.7%),病情稳定14例(50.0%);28例妊娠中出现产科并发症16例,治疗性引产或人工流产4例,活产24例.病情活动期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结论 SLE患者妊娠可诱发SLE病情活动,母婴并发症增加.应早期对患者加强监护,合理用药,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种炎症和免疫反应必需的细胞因子.于1966年被发现。最初仅作为T淋巴细胞激活的产物,在体外可抑制巨噬细胞的随机移动而得名。近年发现MIF通过刺激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发生。抑制p53基因等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和浸润转移。实验证实。抑制MIF的生成及生物活性可遏制肿瘤进展。本文就MIF与肿瘤的相关性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