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硬化剂注射治疗腹股沟斜疝引发绞窄性肠梗阻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 ,63岁 ,农民。因突发左下腹痛2d伴腹胀 ,以肠梗阻收入内科病房。腹痛、腹胀呈阵发性加剧 ,伴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查体 :T37℃ ,痛苦貌 ,心肺未见异常。腹稍膨隆 ,叩诊呈鼓音 ,肠鸣音亢进 ,左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双侧腹股沟区未见肿块。次日腹痛加剧 ,扩大至全腹 ,体温上升至38.5℃。经外科会诊 ,予以腹腔穿刺 ,抽出5ml淡血性混浊液 ,RBC ++++,WBC ++++,淀粉酶正常。诊断为绞窄性肠梗阻 ,急症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淡血性混浊液体500ml,上段空肠明显扩张 ,但颜色、蠕动正常。空回肠交界处呈W型…  相似文献   
2.
喻祖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76-1077
目的探讨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早期胃癌患者48例按人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保留迷走神经的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经典胃癌根治术,观察两种不同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48.5±17.3)min与对照组的(205.4±16.7)min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7,P〈0.05);平均随访6个月,观察组进餐后不适感发生率12.5%(3/24)、术后习惯性腹泻发生率8.3%(2/24)、胆石症发生率4.2%(1/24)均低于对照组的29,2%(7/24)、33.3%(8/24)、25.0%(6/24)(χ^2=25.83、33.65、23.28,均P〈0.05);胃镜随访检查,观察组胆汁反流发生率25.0%(6/24)低于对照组的29.2%(7/24)(χ^2=16.07,P〈0.05)。结论保留迷走神经胃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围术期、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交替式区域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近期疗效.[方法]178例结肠癌肝转移随机分成3组,交替式区域化疗组(60例)于术后2周开始,用5-Fu1500mg/(m2·d) DDP80mg/(m2·d)行肝动脉插管介入化疗,3周后以相同剂量行腹腔化疗(加生理盐水1500~2000ml注入腹腔)交替治疗.单纯腹腔化疗组(58例)于术后2周开始以相同剂量行腹腔化疗,3周后重复.单纯肝动脉介入组(60例)于术后2周开始以相同剂量行肝动脉介入化疗,3周后重复.三组均6~8个疗程,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交替式区域化疗组有效率43.3%,单纯腹腔化疗组有效率20.7%,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组有效率16.6%,三组差异有显著性.而且伴有癌性腹水和弥漫性肝转移者经交替式区域化疗组的有效率较其它两组高.[结论]交替式区域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较单一区域化疗近期疗效较好,尤其是对伴有癌性腹水和弥漫性肝转移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穿孔术后病人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将 86例胃癌穿孔根治术后予静脉化疗的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 (n =4 3)和对照组 (n =4 3)。两组均按ELFP方案予静脉化疗 ,治疗组于术后 1周行静脉化疗同时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对照组于术后 1周开始单纯静脉化疗。观察化疗后 3年、5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 ,及化疗后 1年、3年的腹腔播散、局部复发、肝转移情况。结果 :治疗组 3年及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对预防肝转移在 1年内疗效较好 ,而 1年后 ,尤其 3年后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癌穿孔术后病人能明显减少复发 ,提高生存率 ,毒副作用少 ,是胃癌穿孔术后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进展期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影响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及其在预测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221例进展期贲门癌原始资料为基础,对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有无食管浸润、Borrmanm分型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有无伴有食管浸润、Borrmanm分型与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病理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浸润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Borrmanm分型和有无伴有食管浸润是进展期贲门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采用ELFP方案多途径、多疗程治疗 6 8例姑息性手术后的老年胃癌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以 6 8例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晚期胃癌作为治疗组 ,男性39例 ,女性 2 9例 ,年龄 6 1~ 75岁 ,中位年龄 6 7岁。TNM分期 :Ⅲa期 2 2例 ,Ⅲb期 19例 ,Ⅳ期 2 7例。原发灶部位 :胃底部2 2例 ,胃体部 2 2例 ,胃窦部 2 4例 (其中 18例患者肿块范围跨越胃单一分区 )。术中发现肝脏多发性转移灶 2 3例 ,腹腔广泛粟粒样播散 19例 ,肿块与胰腺横结肠广泛浸润黏连 13例 ,第 …  相似文献   
7.
自1989~2000年本院共收治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43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2~65岁,平均56.3岁.有肝炎史4例,外伤史2例,Child分期A~B 级.患者均以右上腹部突发疼痛,迅速弥漫至全腹为主要症状,全腹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可见暗红色不凝液体,B超提示腹腔内大量积液,肝破裂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探及结节性肝硬化41例,门静脉癌栓6例,肿块大小3~12cm,位于左肝15例,右肝28例,位于肝叶边缘13例,肝内转移5例.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1].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也是决定手术切除范围的主要依据.本文对行胃癌根治术的513例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胃癌各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从而为合理的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24).实验组,术中注入纳米炭混悬液(CNP),标记后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未标记直接行胃癌根治术.结果:实验组原发灶平均直径为3.1 cm,黑染淋巴结22例(91.67%),共清除淋巴结673枚,平均每例28.04枚,第2、3站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305和182枚,平均12.71和7.58枚;对照组共清除淋巴结445枚,平均每例18.54枚,第2、3站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78和86枚,平均7.42和3.58枚.实验组和对照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2.5%和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清除的淋巴结中黑染度为58.10%(391/673).第1站为41.94%(78/186),第2和3站为61.97%(189/305)和68.13%(124/182),第1站与2和3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7.85,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碳能增加淋巴结清除数目,使根治术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直径>5 cm原发性大肝癌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17)和联合组(n=16)。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联合组在TACE 2周后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为62.50%,高于对照组47.05%(P<0.05)。两组治疗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及甲胎蛋白(AF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后IGF-II、IGFBP-2及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贫血、转氨酶升高、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ACE联合MWA具有比单一TACE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