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miR-409-3p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条件下培养的转染阳性对照核苷酸的A549细胞寡核苷酸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化学合成miR-409-3p模拟物,脂质体转染构建miR-409-3p高表达A549细胞;经q PCR检测,观察2组48 h后miR-409-3p的表达;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计量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差异。结果 miR-409-3p模拟物转染后,A549细胞中miR-409-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 05);细胞总凋亡比例为22. 66%±4. 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 78%±1. 95%(P0. 05); G0/G1期为40. 21%±5. 37%,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56. 09%±5. 22%(P0. 05);双荧光报告系统表明癌基因ELF2是miR-409-3p的靶基因,过表达miR-409-3p模拟物后,内源性EL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 05)。结论 miR-409-3p可能通过调控ELF2的转录水平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将13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2组,起病48 h内开始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70例以常规疗法联合中药内服、灌肠、外敷治疗,7 d为1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淀粉酶(AMY)、超敏C-反应蛋白(CRP)炎症指标的水平,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如腹泻开始时间、肠麻痹解除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腹内压下降至预计值时间、APACHEⅡ评分降至预计值时间、临床疗效、ICU中转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AMY、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幅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腹泻开始时间、肠麻痹解除时间、体温正常时间、腹内压下降时间、APACHEⅡ评分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0.05)。治疗组住院日、ICU中转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的关系。方法:纳入NAFLD患者153例,根据四诊信息将患者分为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4个证型,观察并记录其肝功能、血脂、B超。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证候分型与脂肪肝程度间关系,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证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NAFLD患者中医证候以湿浊内停居多(30.7%),痰瘀互结最少(15.0%),其中男性以湿浊内停为主(33.7%),而女性则以肝郁脾虚为多(36.4%)。各证型超声分度不完全相同,轻度以肝郁脾虚证居多(41.0%),中度以湿浊内停为主(36.8%),重度以湿热蕴结多见(45.7%)。肝功能(ALT、AST、GGT和TBiL)各证型存在不同程度异常,以湿热蕴结证升高最为显著,湿浊内停亦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血脂(TC、TG、HDL-C及LDL-C)异常以痰瘀互结证为主。结论:NAFLD患者中医证候与客观化指标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CR4与CXCR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XCR4与CXCR7作为G蛋白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胞内激化级联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密切关系。本文将对它们各自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胞内的级联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为山前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山前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及健康行为调查表,对山前社区居民随机抽样基线调查,然后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干预,评估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率的提高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健康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的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59.4%提高到84.4%。结论以健康教育干预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拟建立人胚胎干细胞无血清无饲养层的培养体系.方法 将干细胞分别置于Knockout培养基(第1组)、自制无血清培养基(第2组)和添加bFGF及肝素的改良无血清培养基(第3组)中培养25代后观察比较3组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克隆数目及大小.并借助细胞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和体外拟胚体形成等方法检测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和全能性.结果 传代25次后,第2组克隆逐渐分化.第1组和第3组的干细胞均呈典型的人胚胎干细胞形态特征;细胞表达Nanog,Oct-4,Tra-1-60,SSEA-4,但不表达SSEA-1;流式检测也显示SSEA-4高表达,SSEA-1低表达;体外分化能形成拟胚体.通过单位视野下克隆个数及大小的比较,结果显示第2组与第1组和第3组间的差异显著.结论 本研究通过改良本实验室已获得国家专利的无血清培养基,初步建立了人胚胎干细胞无血清无饲养层培养体系,培养效果与公认培养体系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