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睢宁县是历史上斑氏丝虫病的中度流行区,其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1983~1985年全县普查时居民微线蚴率为7.72%。以行政村为单位,最高者达19.93%。1985~1986年用海群生进行普治:微丝蚴血病者采用4.2克/7日疗法。普查时漏检者(以下简称漏检)3克/3日疗法。2年共治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6个月,与安徽毗邻的8个乡镇进行3克/3日全民服药,同时对全体居民采用3‰的海群生药盐防治,1985年普服6个月,1986年续服3个月,经1986年底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防治效果进行考核,微丝蚴血症率已下降到0.07%,确认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1997年底确认达到部颁消灭丝虫病标准。为巩固防治成果,掌握流行规律,我们从1987年连续10年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为全面了解江苏省睢宁县居民饮用水含碘量,科学指导碘缺乏病和高碘防治工作,于2008年5月,睢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饮用水含碘量进行了调查,觋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江苏省近年来疟疾疫情回升地区媒介按蚊种类。方法采用rDNA ITS2区段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半通宵室外人饵诱捕法和清晨蚊帐内捕蚊法捕获的现场按蚊进行蚊种鉴定。结果经形态学鉴定和PCR基因扩增,并与实验室模式种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八代按蚊、雷氏按蚊DNA基因比较,现场捕获的按蚊均为中华按蚊。结论中华按蚊仍是目前江苏省疟疾疫情回升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睢宁县2000-2009年疟疾流行形势和防控效果评价,为制定适合当前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09年睢宁县疟疾个案调查表及疟疾防治资料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0~2009年年发病率在0.06/10万)~5.6/10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18%;小学生IFA阳性率为2.50%;病例高度散发;媒介按蚊密度保持较高水平;病人正规治疗率100%;疟史病人休根全程率为97.83%,其它人群休根全程率为%99.78%.结论 睢宁县2000~2009年间疟疾发病率呈不稳定状势态,但总的趋势,从2001年起逐渐升高到2007年达高峰,之后逐年下降;从监测结果来看睢宁县疟疾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仍应抓好监测和传染源管理工作,以防疫情再度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疟区中华按蚊种群数量、密度的发展变化趋势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在疟疾流行季节,采用人饵诱捕法、猪舍捕蚊法和WHO推荐的接触筒强迫接触法,观察接触10、15、20、30、40、50、60min时蚊虫对杀虫剂的击倒率和24h时死亡率。结果 2008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22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61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886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47.66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已达到抗性(R)水平;对氟氯氰菊酯为初步抗性(M)水平。2009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半通宵帐内人饵共捕获按蚊349只,经鉴定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h);猪舍内共捕获按蚊652只,经鉴定也均为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108.67只/人工小时。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抗性为R级水平;对马拉硫磷抗性也为R级水平。结论江苏省部分疟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对氟氯氰菊酯已产生初步抗性。今后,在采用杀虫剂浸泡蚊帐或室内滞留喷洒等方法对暴发点或疫情不稳定地区进行处理时,应选择适合的杀虫剂,以达到防制效果;同时为控制疟疾发病,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防蚊意识,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和评估睢宁县疟疾健康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样调查,选择2个乡镇各1所小学、1所中学部分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于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对相同人群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结果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2.03%,比宣传前提高了48.16%;中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总正确率86.07%。比宣传前提高了47.70%;小学生宣传后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4.26%,比宣传前提高了59.43%;中学生宣传后知晓率为89.82%,比宣传前提高了63.63%。宣教后中、小学生总疟疾防治正确率和知晓率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睢宁县实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管理后,疟疾健康教育效果是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评价睢宁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执行效果。方法 方法 收集2006-2012年睢宁县疟疾疫情资料, 分析该县全球 基金疟疾项目执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6-2012年睢宁县共报告确诊疟疾病例215例, 其中间日疟213例, 恶性 疟2例。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实施使疟疾病例从2006年的37例下降至2012年的1例, 发病率从0.28/万下降至0.01/万, 下 降了96.43%。结论 结论 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的执行对睢宁县疟疾疫情的控制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全国疟疾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根据疟疾发病情况,选择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睢宁县官山镇、铜山县棠张镇、泗洪县天岗湖镇、盱眙县仇集镇和宜兴市张渚镇作为疟疾监测点,调查居民疟疾发病情况、疟疾症状及防蚊措施、按蚊密度及叮人率等相关因素。结果2006年调查15个行政村,7 921户,27 903人,蚊帐拥有率为20. 29%;蚊帐使用率为34. 32%。2005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750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17只/人;2006年在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中华按蚊1 927只,平均叮人率为每夜0. 38只/人。血检6 089人,平均血检率为2. 72%,检出疟原虫阳性29人,平均阳性率为0.47%。结论发热病人血检数量较少和镜检阳性率较低,中华按蚊密度增高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反复酌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