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脂质体冻干保护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脂质体冻干保护剂作用机制及保护剂的种类进行综述,为脂质体冻干保护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参阅近年来国内外文献46篇,综述脂质体冻干保护剂的作用机制,并对不同保护剂的作用效果及其可能的保护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果脂质体冻干保护剂通过以下3个方面发挥保护作用:a.以氢键形式与磷脂膜结合,在干燥状态下替代脂膜表面的水分子,维持脂质体膜稳定;b.冻干保护剂的渗透和体积效应,抑制干燥脂膜相变温度升高;c.在脂质体周围形成玻璃态的间隔基质,抑制膜融合及膜相变温度升高。以糖类为代表的脂质体冻干保护剂因糖的类型及磷脂种类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保护效果。结论为脂质体冻干保护剂的选择及脂质体冻干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实验中eNOS的异常表达是影响血管生理及病理状态下不同排列方式的重要因素,在其它的动物模型中,eNOS-/-的小鼠都伴随有体循环与肺循环高血压,血管重构,血管生成减少和凝血异常[1-3].近些年研究强调了稳态eNOS mRNA对基因整体表达的重要性.如在人类动物粥样硬化中,通过原位杂交显示出覆盖于粥样斑块上的内皮细胞中的eNOSmRNA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药物→疾病”逆向分析策略运用生物标签研究模式分析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运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探索杜仲叶干预血清样本的生物标签,再运用生物信息学拓扑分析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结果 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和6个差异表达代谢物参与了3个显著调节通路,这些内源性靶点可以作为潜在生物标签。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分析,杜仲叶的治疗潜能可能涉及白细胞障碍、血小板病、白血病和贫血。杜仲叶的65个化学成分可能成为其治疗血液疾病的物质基础。结论 生物标签研究模式揭示了杜仲叶治疗血液疾病的潜能、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可为后续将杜仲叶开发成保健食品,甚至成为药物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道镜下微创保胆手术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微创保胆手术患者护理需求调查表对我院2010年6—9月住院的108例保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护理需求,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保胆手术患者护理需求得分平均分最高的是疾病相关知识及出院后预防结石或息肉复发条目,其次为术前准备、术前检查、手术前后饮食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内容,需求得分最低的内容是出院心理指导以及常规的入院护理等一些共性护理内容。结论保胆手术患者护理需求内容受多方面影响,但非常关注疾病知识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相关内容,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个体护理需求和知识接受能力,针对其护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合成含氧取代的叔丁基三唑醇类化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真菌活性。方法以一氯频那酮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1H-NMR谱、IR谱确证;选择8种真菌为实验菌株,按国际标准抗真菌敏感性实验方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2个新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对8种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将现有的三唑醇类抗真菌药物结构中的2,4-二氟苯基替换成其他疏水性基团来设计抗真菌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因具有手术创伤小、反应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高质量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本文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11年在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7.
唐文雅 《全科护理》2021,19(8):1034-103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内镜微创保胆手术(腹腔镜保胆术)病人麻醉清醒后即刻拔除胃管的安全可行性。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针对病人临床情况提出问题,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最佳证据(Best Evidence)、OVID全文数据库、Proquest、美国指南网(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加拿大安大略护士注册协会指南网(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RNAO)、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并评价相关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Meta-分析和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s,RCT)证据。结果:共检索出临床指南1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3篇,RCT7篇。证据表明,腹腔镜保胆术后不保留胃管是安全可行的。结论:采用循证的方法可为腹腔镜保胆术后病人提供更科学、优质的护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