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顽固性心衰(refractory heart failure,RHF)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RHF病人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rhBNP组,每组39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rhBNP组给予rhBNP治疗,先在10 min内匀速静脉注射负荷剂量1.5 μg/kg,随后以0.01μg·kg-1·min-1维持静脉泵入(至少10h泵入),每次总量0.5 mg,隔3d再重复给药1次.第2次用药后7d,比较两组病人的心功能分级、脑利钠肽(BNP)和肌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rhBNP组心功能改善36例,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例(71.79%,P<0.05).两组病人用药后心率减慢,舒张压、肌酐和BNP降低,LVEF提高,LVEDD减小,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且rhBNP组心率、舒张压、LVEDD、血肌酐和BNP水平的降低,和LVEF的提高比对照组更明显(P<0.001).rhBNP组发生1例低血压和1例低血钾,对照组发生2例低血压和1例室性心律失常,两者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再静脉给予两次rhBNP(间隔3d),可以进一步改善RHF病人的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浆BNP和血清肌酐水平,使疗效提高,但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与多器官疾病的发生状况。方法老年人3896例,男2884例,女1012例,年龄60~103(78±13)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彩超、体检、相关辅助检查,并对多器官疾病进行分析。结果3896例患者中,SDHVD1225例(31.4%),无SDHVD2671例(68.6%),SDHVD组与对照组多器官疾病的发病率分别为高血压病49.3%vs 28.4%,冠心病38.5%vs23.8%,心力衰竭36.2%vs 17.3%,肺心病6.3%vs 3.1%,脑卒中21.6%vs 9.6%,肾功能不全6.9%vs 3.2%,胃食管反流病21.3%vs 10.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为11.2%vs 1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HVD组多器官疾病显著增高,可能由于SDHVD心脏重构改变,血流动力学异常,促发了多器官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伊诺肝素抗凝对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复杂冠脉病变(B2、C型病变)行PCI术后无特殊并发症患者293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对入选患者分别在术后住院期间、1个月、12个月时随访并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结果 两组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Es的发生率是2.1% VS 1.4%,P>0.9;主要出血的发生率4.8% VS 2.8%,P=0.369,小出血发生率是26.2% VS 16.1%,P=0.036; 1个月时两组间 MACEs的发生率2.8% VS 2.8%,P>0. 9; 1年时发生率5.9% VS 5.5%,P=0.78。两组间MACEs累积发生率无显著差异(HR 0.875, 95%CI 0.337-2.273;P=0.79)。抗凝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多于非抗凝组(P=0.001)。结论 复杂病变PCI术后非抗凝治疗组不仅不增加心血管事件,而且减少出血事件、缩短住院天数,该研究表明即使是复杂冠脉病变,PCI术后若无特殊并发症可无需肝素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5.
[摘要] 目的 探讨PCI术后伊诺肝素抗凝对不同年龄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2010年至2014年入选未发生无复流以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术后比较中年(<60岁)、老年(60~74岁)、高龄(≥75岁)肝素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及1年内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s)。结果 住院期间中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小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21.5% vs18.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抗凝组小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36.4% vs 23.5%,P﹤0.05);高龄抗凝组小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抗凝(46.7% vs 22.4%, P﹤0.05);住院期间不同年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高龄抗凝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均高于非抗凝组(P﹤0.05)。1年时中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4.1% vs 4.3%(P>0.05);老年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7.3% vs 6.6%(P>0.05);高龄抗凝组与非抗凝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11.7% vs10.3%(P>0.05),Kaplan-Meier曲线图显示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与1年时MACCEs的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 对于未发生无复流以及冠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等并发症的PCI术后患者,不予肝素抗凝并不增加MACCEs的发生率,而且减少老年、高龄患者住院期间小出血的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同时也不增加住院期间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与高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检测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血浆中血栓烷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P选择素的水平,探讨PCI后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策略是否适合我国人群,为我国PCI术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长海医院心血管病科连续入选PCI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100 mg/d)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300mg/d,服用3个月后改为100 mg/d),对入选患者分别在PCI术后住院期间,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在入选的400例患者中失访11例,其余389例中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组198例,高剂量阿司匹林组191例.随访3个月时共有7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组3例(1.5%),高剂量阿司匹林组4例(2.1%);低剂量阿司匹林组、高剂量阿司匹林组的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7例(3.5%)和8例(4.2%),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2例(1.0%),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共有1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组6例(3.0%),高剂量阿司匹林组5例(2.6%);低剂量阿司匹林组、高剂量阿司匹林组的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0例(5.1%)、11例(5.8%),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3例(1.5%)和2例(1.0%),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上消化道症状(反酸、嗳气、上腹不适)在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发生率分别是4例(2.0%)、12例(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间血浆中TXB2、P选择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CI术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是有效和安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组上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7.
8.
自冠状动脉支架应用于临床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阿司匹林的剂量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国外多项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 mg/d)、较大剂量阿司匹林(≥300 mg/d)并不增加不良心血管事件,而且明显减少出血并发症.我们对中国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阿司匹林不同剂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较少,有待国内展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依诺肝素抗凝治疗对临床事件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长海医院、解放军第411医院行PCI术中未发生无复流和冠状动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并发症的患者700例,随机分为依诺肝素抗凝组和非抗凝组,对入选患者分别在住院期间、术后1个月、12个月时随访并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抗凝组与非抗凝组住院期间(2.0%比2.3%,P=0.790)、术后1个月(3.2%比3.5%,P=0.826)、术后12个月(6.4%比6.7%,P=0.869)MACCE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严重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比0.3%,P=0.565);抗凝组小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抗凝组(27.9%比20.4%,P=0.022)。结论 PCI术后非抗凝组与抗凝组相比,未增加MACCE发生率,且降低了住院期间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PCI术中若未发生无复流和冠状动脉夹层等具有血栓高危因素的并发症时,可无需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