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4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仅给予常规护肝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疗程28 d。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和乙肝病毒DNA,同时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变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HBV-DNA平均值由(5.95±4.45)×10 copies·mL-1下降至(3.05±4.14)×105copies·mL-1(P<0.05),对照组HBV-DNA平均值由(7.66±7.21)×105 copies·mL-1下降为(6.40±7.54)×105 copies·mL-1(P>0.05);治疗组、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6/20(30%)、2/10(20%) (P>0.05);治疗组的ALT、 SB、TBA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仅ALT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短期静脉注射膦甲酸钠具有较好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效果,同时有助于改善肝功能,远期疗效有待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背景受体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影响肝细胞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而紫外线可以引起免疫抑制的作用;寻找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强度,既能降低肝细胞免疫原性,又能避免紫外线对肝细胞的过度损伤,从而较好保存肝细胞的稳定性和细胞合成功能.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降低成人原代肝细胞免疫原性和对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取成人良性病变肝组织以胶原酶灌注分离肝细胞,分为对照组(0 J/m2)及200、350、550和750J/m24个不同紫外线照射强度的实验组.台盼蓝拒染法和CCK-8法检测细胞活率; 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混合淋巴细胞肝细胞培养(mixed lymphocyte hepatocyteculture,MLHC)检测受体T细胞增殖;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 ALB)、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1)新分离的肝细胞活率大于90%;(2)CCK-8检测发现实验组200 J/m~2照射强度的肝细胞活力最高,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明显高于其他实验组;(3)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对照组和200 J/m~2实验组在JC-1液作用下肝细胞以红色荧光为主,随着照射强度的增大,而呈现棕色(350 J/m~2)、黄绿色(550J/m~2)、绿色(750J/m~2)的变化.酶标检测显示200 J/m~2组OD值最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说明肝细胞膜电位稳定,细胞活性最好;随着照射强度增大,细胞膜电位随之下降,差异显著;(4)MLHC检测显示200 J/m~2照射组的肝细胞引起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350 J/m~2、550J/m~2、750 J/m~2组则有所增强;(5)生化检测提示200 J/m~2组的ALB水平最高,与对照组无差别.培养第3天肝细胞的分泌和合成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结论强度200 J/m~2紫外线照射可降低成人原代肝细胞引起T细胞增殖能力;肝细胞的活力和合成功能得到较好保留.  相似文献   
3.
人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实验获得人源性肝细胞生长因子(hHDSSF)稳定转染细胞株,为重组产品的获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脂质体包裹重组质粒pcDNA3.1hisB-HDSSF转染Hela细胞,以G418筛选转染细胞;进而通过RT-PCR和Northerm Blot鉴定G418筛选后的单克隆抗性细胞株.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hisB-HDSSF转染Hela细胞后,第20天可见G418单克隆抗性细胞株的形成.G418抗性Hela细胞株RT-PCR扩增出60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Northem Blot获得了明显的阳性杂交影.结论我们的实验证实HDSSF表达重组体被成功转入Hela细胞,并稳定表达;从而获得了HDSSF稳定表达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DSSF表达、蛋白纯化和测定其生物学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刘莉  唐世刚  陈亮 《肝脏》2016,(3):200-202
目的探讨肝硬化脓毒血症患者血浆中降钙素原(PCT)水平、hs-CRP、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且入院后查PCT、hs-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脓毒血症组(n=56)和非脓毒血症组(n=46),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PCT、hs-CRP、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CT、hs-CRP、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血症组PCT浓度14.73±4.81(ug/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90.93±14.26(mg/L)、WBC计数11.17±1.26(×10~9个/L),均明显增高,较对照组PCT浓度0.25±0.05(ug/L)、hs-CRP23.53±4.66(mg/L)、WBC计数5.15±0.66(×10~9个/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80.02±2.80)%对(78.64±3.56)%(P=0.6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PCT的曲线下面积为0.96,高于hs-CRP(mg/L)、WBC计数(×10~9个/L)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且PCT为0.97时,敏感度为87%,特异度为100%,优于其他传统炎性指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CRP有较强的相关性(均P=0.700),而与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PCT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感染越重,PCT值越高,其动态变化可作为判断脓毒血症抗感染治疗是否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如何防范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3年6月16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患者平均住院6~7天,无一例发生术后腹腔内出血、胆汁漏、胆总管狭窄、切口脂肪液化、感染及肺心脑血管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未发现有胆总管残留结石者。结论:基层医院防范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必须严格执行围手术期诊疗规范,加强安全意识,术前重视病情的综合评估,切实掌握好手术时机,做好应急预案,术中把握好关键节点的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全身及腹部的症状、体征变化,做到主动预防和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9年8月某院收治的HBV-ACLF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分成HBV-ACLF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组(研究组)和HBV-ACLF非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组(对照组),分析患者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临床特征、病原菌种类及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9例患者,其中研究组50例,对照组69例。研究组50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29例有发热,12例有明显胸闷、气促及低氧血症,28例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50例患者胸部CT示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血清1-3-β-D葡聚糖抗原检测、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00%、36.00%。共分离真菌30株,最常见的真菌为白假丝酵母菌(43.33%)、曲霉菌属(33.33%),28天病死率为76.00%。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28天死亡患者数所占比例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住院时间研究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 HBV-ACLF医院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感染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与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减少、接受侵袭性操作等相关,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表达。方法:从乙肝病人血清中提取HBV DNA;以带有EcoRI和Hind〖KG-*3〗Ⅲ酶切位点的引物,用PCR方法扩增X基因;而后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上,经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以IPTG诱导X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PCR扩增显示有类似HBV X基因片断大小的条带;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体PMAL-C2X-HBV-X经酶切有相应大小的的基因插入片断,序列分析证实为正确的有完整读码框的X基因;这一重组体在IPTG诱导下有相应大小的X融合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HBV X基因原核表达重组体pMAL-C2X-HBV X;在IPTG的诱导下,该重组体在大肠杆菌中可表达X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纯化HBV X蛋白和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莉  唐世刚 《肝脏》2020,(2):172-175
目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在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病人和无核苷类似物治疗的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了解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癌的临床特点,我们比较了有无核苷类似物治疗的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湖南省人民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76例肝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核苷类似物治疗分为抗病毒组和非抗病毒组。结果抗病毒组肝区疼痛和食欲减退的比例明显低于未抗病毒组(36.36%vs 79.07%,P<0.05)(30.30%vs 70.27%,P<0.05);未抗病毒组患者HBV DNA阴性的比例明显低于抗病毒组(11.63%vs 63.64%,P<0.05),抗病毒组患者ALT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未抗病毒组(75.76%vs 25.58%,P<0.05),两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Bil(31.39±5.96 vs 43.37±11.37,P=0.370)、Alb(35.76±1.26 vs 35.39±0.94,P=0.47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BeAg阴性(96.97%vs95.35%,P=0.719)的比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单一肿瘤结节在核苷类似物治疗患者中更常见(66.67%vs 6.98%,P<0.05);观察门静脉侵犯(18.18%vs 79.07%,P<0.05)和肝外转移(0%vs 44.19%,P<0.05),两组有明显差异;符合米兰标准(69.70%vs 11.63%,P<0.05)的比例,两组之间也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核苷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细胞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患者症状较轻,影像学表现较少,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简化肝细胞灌注、分离的方法,以提高细胞产量,降低制作成本.方法 建立一种改良胶原酶灌注分离技术,改变灌注方式,分离的小鼠肝细胞采用Percoil离心,台盼蓝染色检测成活率,比较胶原酶剪切消化法和和改良方法在细胞产量、成活率的差异.结果 采用改良的分离方法可获得大量的肝细胞,细胞产量为( 1.74±0.35)×107/L,细胞成活率为90.1%±1.9%;而对照组胶原酶剪切消化法的细胞产量为(0.44 ±0.06)×107/L,细胞成活率为35.3%±1.4%,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方法要求设备简单、容易操作、细胞产量及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我院自2002年6月~2007年6月共收治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病例141例,其中因初期误诊而致诊断和治疗延误26例,约占18.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