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脓杆菌(MSHA)菌苗是一种具有广谱抗感染效果的免疫调节剂。我们观察了20例白血病患者多次疫苗主动免疫的免疫应答反应,14例病人血中广谱抗体效价升高,临床上有很好的治疗反应,6例抗体效价无变化,而临床症状加重,最后均死于败血症。上述结果提示白血病病人对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在白血病缓解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临床早期准确判断白血病患者的预后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蟾蜍灵诱导结肠癌SW620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康  范钰  周革  赵长林 《医药世界》2005,(12):58-60
目的研究蟾蜍灵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蟾蜍灵处理结肠癌SW620细胞后,采用四唑蓝比色试验检测癌细胞增殖,分别采用光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Fura-2荧光复合技术测结肠癌细胞内[Ca2 ]i浓度。结果:蟾蜍灵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蟾蜍灵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在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胞内[Ca2 ]i明显升高,以凋亡早期更为明显。1h时为288.56±8.46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5.56±5.25)(P<0.01)。结论:蟾蜍灵对结肠癌细胞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诱导凋亡有关。Ca2 在蟾蜍灵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51个缺血性坏死股骨头(治疗组)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先将导管置于髂内动脉药物灌注后。再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30例43个缺血性坏死股骨头采取保守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3.33%。活动及行走功能改善率分别为78.12%、62.54%。与对照组比较x^2值分别为9.18、10.32、6.37,P均〈0.05。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迅速减轻或解除疼痛、相当程度恢复髋关节功能等优点,远期可见股骨头坏死区域骨小梁重建,适用于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  相似文献   
4.
尽管对牙周病微生物病因学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学派仍在不断争论,但是对牙周病的细菌学大量研究报告和对根管内微生物的培养研究均已证明:革兰氏阴性厌氧杆菌是牙周和根管内感染的主要菌种。很多学者报导可动杆菌比率是与牙周健康呈负相关,即龈下微生物组成与牙周健康有密切关系,其  相似文献   
5.
对牙周病病因及致病机理的探讨,建立预防和治疗方法是口腔学的重要课题。许多研究表明,口腔厌氧菌在牙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又以产黑色素类杆菌(Blackpigmented Bacteroides, B.P.B.)最为突出。不同的B.P.B.菌种对不同类型的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2年收治的43例急性白血病并发肛周感染10例,其中6例,采用超短波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白血病43例均经临床、血像及骨髓像检查确诊。并发肛周感染的10例中,急非淋6例,急淋4例;年龄为27~56岁;男女各5例。肛周脓肿伴肛瘘3例,伴直肠阴道瘘1例;肛周炎伴痔疮3例;单纯肛周炎3例。肛周感染均发生在白血病治疗期间。10例均有肛门疼痛,局部压痛,其中4例肛周脓肿者症状明显。9例有发热,体温>38℃,在确诊肛周感染时,白细胞数均<1.5×10~9/L,有4例白细胞数:≤0.5×10~9/L。  相似文献   
7.
山于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有时难以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区分。因此,可能把肺癌当作其他疾病而误诊误治;也经常发生把其他疾病误诊为肺癌而错诊错治。本文就我院39例误诊为肺癌的病例进行初步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化疗后血糖异常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方法 观察306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及随访6~1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使用化疗药物类型、化疗周期数、使用糖皮质激素、肝功能异常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8组参数的对比分析原因.结果 高血糖发生率为10.1%(31/306);经过6~12个月的随访,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别为2.6%(8/306)、2.3%(7/306)和1.6%(5/306).化疗后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发生高血糖患者体重指数、化疗4个周期以上、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铂类及植物类化疗药物、肝功能异常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与正常血糖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化疗后高血糖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铂类、植物类化疗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多个周期化疗为主要因素,建议规范合理应用化疗药物,避免过度化疗和滥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9.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较为少见,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与儿童巨结肠不尽相同。我院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因非手术治疗无效,行根治性一期切除治疗成人先天性巨结肠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表达的变化,探讨ART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青蒿琥酯作用SW620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16、p21、p27)蛋白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青蒿琥酯能抑制SW6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发生G1—S期阻滞,并上调p21、p27的蛋白、mRNA水平,但对p16的蛋白、mRNA水平没有影响。结论:青蒿琥酯可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与上调p21、p27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