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滤泡调节性T细胞(Tfr)、负性调节性B细胞(Breg)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1、IL-10的变化,探讨Tfh/Tfr、Breg比例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CITP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采用ELISA检测上清液IL-21与IL-1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阳性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比较,CITP患者外周血Tfh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r、Breg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TP患者外周Tfh/T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fh/Tfr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622,P0.05),Breg比例与PAIgG阳性率呈负相关(r=-0.535,P 0.05)。CITP患者外周血IL-21/IL-1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1/IL-10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643,P0.05),与PAIgG阳性率呈正相关(r=0.548,P0.05)。结论 CITP患者外周血Tfh/Tfr、Breg比例及IL-21/IL-10异常,以上指标参与免疫紊乱机制,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患儿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的变化,分析其与Th22、Th17的关系,并探讨在AD患儿免疫学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8例AD患儿,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调节性B细胞与Th22、Th17的变化,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IL-10、IL-22及IL-17水平,与同期选择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AD患儿PBMC中CD19+IL-10+调节性B细胞数量低于健康对照组[(1.15±0.31)%vs(2.36.±0.82)%,P0.05],Th22、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也低于健康对照组,IL-22与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患儿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与以及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的的下调,以及Th22、Th17细胞上调,可能共同参与了AD的免疫学机制,它们免疫紊乱的调节可为A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专科-社区医联体模式的开展对居家老龄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防效果,为预防居家老龄人员发生血栓提供参考方法,以减少居家老龄人员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2月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好转出院回到社区且年龄≥65岁的患者500例,除外因中途退出及失访患者,最终收集到473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9例)和对照组(234例)。观察组由专科-社区医联体医护团队共同参与,给予健康教育、Caprini评分、VTE预防方案的指导及评估;对照组由社区医护团队每月进行常规电话随访。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时的VTE相关知识知晓率、VTE发生率以及研究结束时的VT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随访6个月时的VTE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6个月时的VT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束时的延续随访观察显示,观察组的VT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程的专科-社区医联体管理模式的开展能够减少居家老龄人员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基因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PE标记的抗CD4单抗,FITC标记的抗CD25单抗,作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RT-PCR检测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 T、CD25 T细胞百分率作及CD4 CD25 T/CD4 T均显著下降(P均<0.05),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CD4+CXCR5+FoxP3-ICOS+T(Tfh)、CD4+CXCR5+FoxP3+ICOS+T(Tfr)细胞比例及转录因子Bcl-6/Blimp-1的变化,并探讨其与CITP患者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8年3月确诊的CITP患者,随机选取30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30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并分离单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fh/Tfr细胞亚群的数量与比例,免疫组化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Bcl-6/Blimp-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Tfh/Tfr、Bcl-6/Blimp-1比值变化与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TP组外周血Tfh细胞、Tfh/Tfr比值均升高,而Tfr细胞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ITP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转录因子Bcl-6表达和Bcl-6/Blimp-1比值升高,而转录因子Blimp-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fh/Tfr、Bcl-6/Blimp-1比例变化与C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自身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Tfr、Blimp-1的变化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Tfh/Tfr细胞及转录因子Bcl-6/Blimp-1平衡可能与CITP患者自身血小板抗体紊乱密切相关,该研究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与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对血小板抗体筛选与配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摸索一种血小板相容性输注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氨基耦联法在SPR芯片表面固定相应的通用型血小板抗原,并优化芯片分析条件,再用该芯片检测对照血清,分析该技术的特性;MAIPA法对比研究临床样本,同时运用SPR技术对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前进行血小板配合试验,选用配合型血小板输注,临床跟踪评价输注效果。结果 SPR技术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稳定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均较好;SPR技术与MAIPA法对106例多次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样本检测显示,2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3,P>0.05),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97.9%,总一致性为97.2%;利用SPR技术配型输注的10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8例1 h血小板增加值CCI>7.5,24 h CCI>4.5,临床跟踪评价良好。结论 SPR技术筛检血小板抗体与M AIPA法性能基本相当,但SPR技术操作更简便快速、可靠直观,而且非标记,可满足临床血小板输注前抗体的快速检测和配型的初步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调节性B细胞(B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辅助性T细胞22(Th22)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CITP患者40例、健康者4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Breg、Th17、Th22细胞数量与比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IL-22)水平,计算IL-17/IL-10、IL-22/TGF-β1比值。比较CITP患者、健康者各指标检测结果。结果 CITP患者Th17、Th22细胞及IL-17、IL-22水平高于健康者,Treg、Breg细胞及IL-10、TGF-β1水平低于健康者(P0.05)。CITP患者Th17/Treg、Th22/Breg、IL-17/IL-10、IL-22/TGF-β1比值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Th17、Treg、Th22、Breg细胞水平异常及IL-17/IL-10、IL-22/TGF-β1比值变化可能与CITP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外周血新型调节性B细胞(B10)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患者B10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抗体的相关性,探讨B10在CITP免疫紊乱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CITP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B10细胞亚群的比例变化;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与TGF-β1的水平,FCM法检测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的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CITP患者外周血中CD19+B、CD5+CD19+B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而调节性B10的比例降低(t=5.52,P﹪0.05),并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621,P0.05),与血小板抗体的水平呈负相关性(r=-0.518,P0.05);患者PBMC培养液上清IL-10、TGF-β1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10的比例变化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87,P0.05),而与TGF-β1的变化无相关性(r=0.053,P0.05)。结论 B10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0的下调参与CITP的免疫紊乱机制,这将可为CITP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 B 细胞数量与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这些细胞的分化在 CITP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 CITP 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被分离,Breg细胞以及 Th1、Th22、Th17的比例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并体外培养 PBMC 细胞,上述培养液中 IL-10水平以及 IFN-γ、IL-17、IL-22运用 ELISA 法检测,与同期选择的健康组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ITP 患儿外周血中 Th1、Th17、Th22细胞亚群的比例均升高(18.4±4.7 vs 10.82±4.4;2.42±1.02 vs 1.23±0.42;0.79±0.24 vs 0.26±0.11,%),调节性 B 细胞(Breg)的比例降低(0.83±0.21 vs 1.89±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reg 细胞分别与 Th 效应细胞亚群的变化呈负相关(P <0.05),细胞因子 IL-10水平与 IFN-γ、IL-17、IL-22水平也呈负相关(P <0.05)。结论调节性 B 细胞比例下调可能参与CITP 患儿效应 T 细胞免疫紊乱机制,为 CITP 患儿的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了新思分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变化及其与T细胞活化和血小板减少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无菌采集30例CITP患儿及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各5 mL,T细胞分离富集柱法分离纯化T细胞,采用非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检测T细胞PKC的活性变化,ELISA检测T细胞活化标志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的减少程度.结果 ITP患儿T细胞PKC的活性[(0.94±0.23) mmol/(min·L)]与健康对照组[(0.50±0.17) mmol/(min·L)]比较显著增强(t=8.42P<0.05);CITP患儿T细胞活化标志sIL-2R的表达[(528±124)×103 U/L]与健康对照组[(296±57)×103 U/L]比较显著升高(t=9.31 P<0.05);CITP患儿T细胞PKC的活性变化与T细胞的活化标志物sIL-2R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2 5 P<0.05),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0.810 7 P<0.05).结论 CITP患儿外周血T细胞PKC活性增强可能导致T细胞活化,活性T细胞增多可能引起患儿血小板损伤,提示PKC信号传导在CITP的免疫病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