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至12月在该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人。其中在对对照组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使用皮下注射的方式,而对于观察组病人,则使用胰岛素泵给药方式。结果这两组病人最终的治疗效果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观察组的病人治疗效果相对来说更好,通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这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其中观察组病人出现低血糖的概率更低,且(P0.05),这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周期、药物使用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观察组胰岛素使用量相对来说更少,且治疗时间也很短,因此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通过合理运用胰岛素泵给药的方法,将会为病人的康复带来很大帮助,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病人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使他们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减少治疗时间,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病人两种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所有病人在手术前1 d和术后第8天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体质指数(BMI)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ALB,住院时间、BMI、H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病人血清PA,TF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所用营养费用低于PN组。结论:两种营养支持治疗均可改善食管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但EN与PN比,更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尿路结石患者采用非增强螺旋CT检测结石CT值对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排石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82例该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检测结石CT值,并进行ESWL治疗.根据治疗后结石排空情况分为结石排空组(n=48)和结石残留组(n=34),统计两组患者基本特征、结石CT值以及能量冲击次数,分析结石CT值对患者ESWL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结石排空组平均CT值、能量平均冲击次数为(581.62±163.44)HU、(1528.69±463.24)次,结石残留组分别为(1028.95±256.73)HU、(2608.35±514.6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石CT值可预测尿路结石患者ESWL治疗后结石排空效果,CT值越低,ESWL治疗后结石排空率越高,结石CT值对尿路结石ESWL治疗效果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3例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与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住院时间明显更短,病死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血必净与乌司他丁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改善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手术当晚舒适程度的意义。方法 2011年1~6月行TURP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手术当日晚睡前2h一次性给予观察组患者双氯芬酸钠栓100mg(2粒)塞肛;对照组患者仅在疼痛和/或膀胱痉挛发作时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山莨菪碱肌注等。次日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膀胱痉挛症状评分(BSSS)、简化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作为舒适程度的评价工具。结果手术当晚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58±1.03)分,BSSS评分为(2.23±1.02)分,SRSS评分为(16.25±2.25)分,与同时段对照组的VAS[(3.82±1.46)分]、BSSS[(4.57±1.16)分]、SRSS[(18.50±3.25)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间行TURP手术的患者晚睡前2h一次性给予双氯芬酸钠栓100mg能有效减轻夜间疼痛,减少膀胱痉挛,并能改善夜间睡眠,取得较高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反复肉眼血尿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腺体增生复发的适宜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19例TURP术后因腺体增生复发反复肉眼血尿接受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随访结果。结果与上次TURP时间间隔平均48.6个月。合并糖尿病9例(47.4%);12I服抗栓药(阿司匹林等)8例(42.1%);常规尿培养细菌阳性6例(31.6%)。18例(94.7%)获完全性随访,平均46.6个月。9例行再次TURP,10例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与术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比较,两种术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末次随访时有7例患者持续口服非那雄胺,仍会有经常性尿隐血,其中6例为再次TURP手术患者,占66.7%(6/9)。开放手术标本的共同点是均为大小不等的结节样的腺体增生。结论糖尿病、炎症感染、结石刺激、口服抗栓药等是TURP术后腺体增生复发患者反复肉眼血尿的相关因素。对失去药物治疗耐心以及血尿严重的腺体增生复发患者应考虑再手术治疗。从随访结果看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的效果优于再次TURP者。  相似文献   
7.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自2002~2004年,笔者采用以小针刀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门轴位置内移与术后临床疗效关系。方法将68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1宽开门组:36例,为常规开门组,门轴位置为侧块内缘;2窄开门组:32例,为门轴内移组,门轴位于椎板外缘1/4处。比较两组患者手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影像学的各项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年。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满意的神经功能改善,但是轴性症状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窄开门组明显低于宽开门组(P0.01)。结论手术中适当将门轴位置内移既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又可以限制脊髓过度后移,有效避免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降低轴性症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老年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膀胱灌注化疗患者53例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57例为干预组予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干预。采用癌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30,QLQ-30)评估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绪疲乏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GESE高于对照组,HAMA和HA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疲劳及疼痛症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改善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症状,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通道鞘(UAS)的不同状态与鞘内灌注液流出速度的变化关系,了解限压150 mmHg Wolf泵灌注时肾盂内的压力。方法 18例输尿管软镜手术患者根据UAS(F12/14)的3种状态分成A、B和C 3组,各6例,分别测定URF-P5软镜进入肾盂寻找结石时和置入200μm光纤碎石时UAS鞘内灌注液的流出速度,C组患者采用"鞘内导丝法"提高鞘内流速,对其中1例有肾瘘管的患者进行肾盂内压力测定。结果限压150 mmHg Wolf泵灌注下,URF-P5软镜进入肾盂寻找结石时,3组鞘内流速分别为(54.22±2.14)、(47.32±2.39)和(25.01±2.54)ml/min;置入200μm光纤碎石时,鞘内流速分别为(32.68±2.23)、(30.44±2.58)和(24.15±2.22)ml/min;鞘内放置导丝后,C组的流速为(28.64±2.18)ml/min,与放置导丝前相比,流速增加13.0%~21.0%,平均流速增加18.6%。测压患者静息状态下肾盂内压为11 mmHg;软镜进入肾盂后,肾盂内压28~51 mmHg,中位值38 mmHg;钬激光碎石时肾盂内压55~72 mmHg,中位值68 mmHg;鞘内置入导丝后肾盂内压下降至38~61 mmHg,中位值50 mmHg。结论 UAS的不同状态导致了不同的鞘内灌注液的流出速度,通过观察鞘内流速的变化,可以间接判断肾盂内的压力情况;使用F12/14 UAS、URF-P5软镜和Wolf泵灌注限压150 mmHg是相对安全的;当UAS的状态评估不满意时,术者应控制手术时间,可以采用"鞘内导丝法"增加鞘内流速,降低肾盂内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