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科研工作对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建立科学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对科研项目进行电子化管理和实时监控,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掘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能为中医药科技及行业发展等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文章描述了一个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医药科研管理电子信息平台的设计思路和开发实例,作为中医药科技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实践,并提出了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科技信息管理与知识发现的具体思路。建立电子化中医药科技管理平台势在必行,而研究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将有助于发现中医药科技研究中的内在隐含知识,将有利于整合研究成果,促进中医药科技工作的健康发展,及时抢占中医药发展的制高点,对于增强我国在世界中医药产业中的地位具有战略性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FCM)三色荧光分析技术对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GPⅡb/Ⅲa(PAC-1)进行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血小板CD62P(34.17±9.82)%与PAC-1(82.66±11.33)%阳性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5.13±2.63)%,(38.07±5.44)%],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冠心病组存在血小板活化,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可用于冠心病预防、治疗和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我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表位特异性CTL细胞反应水平,研究急性自限性和慢性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免疫反应的差异。方法 使用HBV抗原表位肽五聚体(HBcAg18-27)对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外周血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BV特异性CTL细胞。结果 在20例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HBcAg特异性的CTL细胞,而在急性乙型肝炎的恢复期,HBcAg特异性CTL细胞的水平可以明显下降。在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可以检测到低水平的HBcAg特异性的CTL细胞。结论 HBcAg特异性CTL细胞在急性肝炎患者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在市场竞争形势下,医疗质量与经济效益是统一的。没有医疗质量,病人不来就诊,经济效益将无从谈起,所以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所在,而质量则靠有效的监控。所谓“量化监控”,是指将医院工作的内容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使其充分量化,通过制度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全体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6.
崔琳  周赫男  苗葆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12-2113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中介入性化疗的临床疗效、病理学变化。方法:对3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介入性化疗和全身静脉化疗,抗癌药物选择表阿霉素、卡铂或顺铂。结果:32例宫颈癌中介入组9例(9/16)经病理学检查提示化疗有效,其中组织学完全缓解(HCR)3例;两种方法对宫颈癌的治疗均有效,但其疗效有差别,介入组的疗效优于静脉组。结论:介入化疗可有效提高宫颈癌组织内的抗癌药物浓度,缩小肿瘤体积,部分患者达到HCR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NAP)染色具有广泛临床意义.但因常规使用的NAP染色方法每次染色都需要使用分析天平称量,过程繁琐致使使用率较低的缺点.因此我们对常规染色法进行改进,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2011年1月、2011年5月和2011年12月每月随机选取新鲜(3天内)骨髓涂片标本10份,共计30份,每份2张;随机编入A组和B组;A组用改进方法染色,B组为对照[1].  相似文献   
8.
温丽群  周赫  唐雪春 《现代医院》2008,8(7):135-136
我院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建设"全国一流的、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的、综合性的中医院"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努力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其中科技创新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医院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医学科技创新活动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技兴院"意识的增强,医院投入科研的资金逐年加大,积极探索科研激励机制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运用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来长期有效地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医院科研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其不同证候的发生发展规律。方法: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的病例四诊资料,经过动态聚类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合中医辨证,获得每一个患者所属的中医证候分型,比较群体特征的证候类型构成及其与西医临床类型的关系。结果:470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医证候类型构成中不同证候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寒(27.45%)、心脾两虚(22.34%)、痰火扰心(14.47%)、大肠结热(12.98%)、痰毒阻络(10.85%)、肾阳虚(7.02%)、肾阴虚(4.47%)、痰毒蒙闭(0.43%)。从虚实来看,61.28%的患者以虚证为主(第一、二、四、五证型),38.72%以实证为主。不同年龄组的中医证型构成不同,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型的性别分布:男女患者均以脾胃虚寒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心脾两虚,最低为痰毒蒙闭,男女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诊断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本组患者中,铅吸收主要存在5个中医证型,其显现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虚寒(50%)、心脾两虚(18.55%)、大肠结热(16.94%)、肾阳虚(8.06%)、痰火扰心(6.45%);轻度中毒则依次为心脾两虚(24.16%)、脾胃虚寒(24.16%)、大肠结热(20.13%)、痰火扰心(20.13%)、肾阳虚(6.71%)、肾阴虚(6.7%);中度中毒依次为痰毒阻络(26.15%)、心脾两虚(23.59%)、脾胃虚寒(15.9%)、痰火扰心(15.38%)、肾阴虚(7.18%)、肾阳虚(6.67%)、大肠结热(5.13%);中毒仅出现属痰毒蒙闭型的铅脑病2例,暂未收集到铅麻痹病例。结论:本结果初步揭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中医辨证驱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中医学思维特点、传统的循证医学模式在中医应用的困难以及大脑的认知特点,提出了建立中医全案例库以及利用信息化在中医案例库基础上形成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认为中医全案例库必须具有完整性、可学习性、真实有效性及需包括部分误诊误治案例。随着病例库的病例不断完善和不同医者的反复验证,可构建基于案例决策的中医病案库支持下的临床辅助决策系统。而随着人工智能基于自然语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能力的不断提高及中医实践者的反复临床验证,中医临床决策系统的准确性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