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腔滴入咪唑安定复合肌肉注射氯胺酮作为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行性。方法:30例择期小儿手术(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Ⅰ组,肌肉注射氯胺酮6mg/kg;Ⅱ组,鼻腔滴入咪唑安定0.2mg/kg加肌肉注射氯胺酮4mg/kg。观察两组诱导效果、呼吸循环变化及其不良反应。结果:Ⅱ组与Ⅰ组相比,起效更快,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1),小儿更为合作(P<0.05),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鼻腔滴入咪唑安定复合肌肉泣射氯胺酮作为小儿基础麻醉要优于单纯肌肉注射氯胺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重症患者接受呼吸机双管路加热方式机械通气对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广饶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机械通气患者300例(时间为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简单化分组,对照组机械通气中使用MR810型号的湿化机械管道系统,实验组机械通气中使用MR850型号一次性双加热且可自动加水加湿的湿化机械管道系统,分析2组重症患者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湿化适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湿化过度率、湿化不足率、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呼吸管道护理时数、呼吸机管道更换次数、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接受呼吸机双管路加热方式机械通气,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急诊抢救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过程中危重病患者的死亡率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西京医院急诊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1240例急诊抢救的危重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者被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等统计学方法,研究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既往健康状况、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酸碱电解质紊乱、胃肠功能障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Glasgow(GCS)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等19个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240例危重病患者在各系统的分布与其死亡分布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呼吸、循环、消化和神经系统;既往有无慢性病史在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慢性心功能不全、糖尿病和肝硬化患者在死亡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存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的 增加,死亡率逐渐升高,器官功能障碍数目达3个时死亡率为32.81%,而达5个时死亡率为76.67%;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GCS评分低、APACHEⅡ评分高是急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诊危重病多发生于呼吸、循环、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有慢性病史的急诊危苇病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无慢性病史者;器官功能障碍数目越多,其死亡率越高;年龄(46-65岁)、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GCS评分低、APACHE Ⅱ评分高是急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病机制、易感致病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ICU收治的112例呼吸机使用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详细资料,同时收集患者的口咽部、声门下分泌物、呼吸道痰液以及胃液进行培养和药敏检测,分析VAP的病源和危险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结果 VAP患者的病原菌主要为G-菌,年龄、患者身体素质、呼吸机持续时间、口腔洁净度、鼻胃管是否滞留、糖皮质激素、制酸剂、抗菌药物的使用等为其易感因素。结论菌群易位或比例失调是VAP发病的主要机制,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为VAP的重要感染途径,此外,还受患者年龄、体质及药物使用等影响,可以通过调控其易感因素有效控制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与作用特点。方法选择在ICU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与咪唑安定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先负荷量后改为维持量。两组均根据Ramsay分级标准,通过调整用量控制患者在Ramsay评分Ⅲ~Ⅴ。分别记录起效时间、达到期望镇静效果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顺性遗忘率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丙泊酚组平均起效时间、达到期望镇静深度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分别25s、1.5min、15.3min,均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59.3s、3.0min、58mim)(P〈0.05);丙泊酚组再入睡、恶心等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顺性遗忘率均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丙泊酚组比咪唑安定组对呼吸循环抑制作用大(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能达到ICU镇静要求;丙泊酚比咪唑安定起效快、达到预期镇静的时间短、停药后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咪唑安定对心血管和呼吸循环的影响较丙泊酚小,顺性遗忘好,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在治疗重症医学科(ICU)获得性肺炎(H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ICU的178例HAP患者进行临床分组观察,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普通剂量组)59例,B组(高剂量组)59例,C组(特高剂量组)60例,分别给予左氧氟沙星0.4 g,0.6 g和0.8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结果 A组有效率为83.05%,B组有效率为94.91%,C组有效率为95.00%,B、C组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U=4.00、2.18,均P〈0.05),B组与C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8,P〉0.05).A组疗程为(9.64±3.52)d,显效时间为(5.64±1.72)d,细菌清除率为59.32%,均较B组[(7.87±3.66)d,(4.18±1.62)d,83.05%]与C组[(7.90±3.62)d,(4.23±1.78)d,83.33%]差(均P〈0.05).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可以有效提高ICU院内HAP的治疗有效率,起效快,疗程短,细菌清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 1996年 10月以来 ,我们对贲门癌切除后胃食管的吻合方法进行改进 ,即在胃食管的后壁吻合一个“舌状”肌瓣 ,使其突入胃腔 ,再重建一胃底 ,共同起到抗返流的功能。至 2 0 0 1年 10月 ,我们采用上述吻合法完成手术 40例 (改良组 )。随机抽取同期单层对端吻合病例 2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 6 0例贲门癌患者 ,男 43例 ,女 17例 ;年龄 31~ 81岁。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 ,两组性别、年龄无差别。 6 0例术前均有组织学及细胞学诊断 ,其中 5 2例食管镜活检为腺癌 ,8例拉网找到腺癌细胞。手术方法 :两组均…  相似文献   
9.
周荣兵 《北方药学》2011,8(2):104-104
目的:探讨胃癌的外科治疗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7月~2004年9月收治的7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胃癌切除术治疗,随访1~6年,观察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在本组患者中行根治性切除术56例,占73.68%,1年生存44例,生存率78.57%,5年生存34例,生存率60.71%;行姑息性切除术21例,占26.32%,1年生存10例,生存率47.62%,5年生存2例,占9.52%。结论:对胃癌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和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台市曹撇中心卫生院2006年7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15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12例患者并发胆道出血,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有7例患者出现胆瘘,其余患者均取痊愈出院。结论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掌握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