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胴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免疫组化观察粥样硬化斑块中STAT3、P21、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组、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TAT3、CDK4在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而P21在药物干预组的表达较高脂组则明显升高。结论咪达普利、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的信号传导和平滑肌增值有关。  相似文献   
2.
咪达普利在兔动脉粥样硬化干预中的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各10只.A组以普通饲料喂养;B组采用高脂饮食(饲料中含1%胆固醇及5%猪油)喂养;C组以高脂饮食喂养并灌服咪达普利3 mg/(kg·d).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动脉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B.C组血清TC、TG、LDL-C水平表达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A组(P均<0.01);C组内膜增生及VCAM-1水平明显低于B组.认为咪达普利可明显抑制AS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为降低AS血管VCAM-1表达,抑制AS过程中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周纪星 《中外医疗》2024,(1):102-105
目的 分析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的治疗价值。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血浆动力黏度、全血动力黏度、血液血浆动力黏度、QT间期离散度水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水平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肌酐(77.31±6.43)μmol/L、脑钠肽前体(1 328.43±150.96)pg/mL水平更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55.31±5.29)mL/(min·1.73 m2)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3、5.228、6.351,P均<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在改善患者的心衰相关指标、心功能和血流流变学指标方面表现更为优越,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周纪星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673-674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喂饲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3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饮食组,B组为高脂饮食组,C组为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免疫组化观察内膜粥样硬化斑块中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加缬沙坦组血清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缬沙坦药物干预组内膜增生较高脂组明显减轻。VCAM-1在缬沙坦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结论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减轻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VCAM-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咪达普利,缬沙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纯种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喂养8周后测定各组血清中总胴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免疫组化观察粥样硬化斑块中STAT3、P21、CDK4的表达情况。结果高脂组、药物干预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STAT3、CDK4在药物干预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而P21在药物干预组的表达较高脂组则明显升高。结论咪达普利、缬沙坦可明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的信号传导和平滑肌增值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6个月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是否较基线值增加20%将其分为左室重构(LVR)组和非左室重构(NLVR)组。入院后第2天清晨空腹测静脉血中的HSP70,发病第3天和6个月分别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结果 LVR组中HSP70水平高于NLV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VR组中HSP70水平与LVEDV呈正相关(P<0.05)。结论 AMI后HSP70的表达参与了左室重构的发生,对左室重构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纯种雄性大白兔分成三组,正常饮食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组),高脂饮食加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组)。实验动物喂养8周后检测各实验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白细胞介素-6(IL-6)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实验显示高脂组、瑞舒伐他汀组中LDL-C、TG、T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瑞舒伐他汀组LDL-C、TG、TC水平较高脂组降低(P<0.05)。IL-6、STAT3在瑞舒伐他汀组中表达较高脂组明显减少,两者的表达为正相关。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机制与阻断JAK-STAT3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1病历简介男,42岁。因发作性躁动不安5年、意识模糊5天入院。近5年来于清晨反复出现躁动不安.呼之不应,严重时骂人、打入、毁物。开始3、4个月发作1次,多次持续30分钟。后来发作渐频,发作持续时间可达3~4小时。发作后尚能从事日常工作,对发作无记忆。曾诊断为癫痛、精神分裂症.经多方治疗无效。入院前5天,发作持续不能缓解,予冬眠灵治疗,次日昏睡不醒,大小便失禁,以癫痫、精神运动型收入院。查体:嗜睡状.不能言语,眼底正常,颅神经无异常;心肺、腹正常;肌力、肌张力及位反射正常,病理征(-)。脑电图示全图广泛性高,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左旋卡尼汀2 g,1次/d,连用10 d;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治疗。10 d后观察2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9%,心电图总有效率74%,对照组分别为63%和46%,2组有显著性差异,且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单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