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肝脏和肝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并进行肝分段,探讨其意义及临床应用。方法利用Mimics软件对24例晚期弥漫性肝癌患者CT扫描数据进行图像分割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每个患者肝血管的分支和Couinaud分段法对肝脏进行个体化分段,计算肝和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果重建后获得形态逼真的肝脏和肝血管的三维模型,测得患者全肝平均体积达(2683.26±671.53)cm3。对肝脏进行了分段,通过三维模型能准确计算出各肝段的平均体积。结论三维重建、肝脏分段和体积测量为患者的诊断、后续治疗和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来源于活人体的三维图形也可以用于科研和教学。  相似文献   
2.
【立论依据】 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研究表明,整合子在细菌多重耐药性的形成和水平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且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基因盒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检测不同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耐药基因盒,对于控制细菌耐药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设计思路】 本研究通过检测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I类、II类及III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分析整合子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旨在探讨整合子在介导大肠埃希菌耐药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 琼脂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分别设计针对I、II、III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及可变区的PCR引物,PCR检测整合子的整合酶基因,对整合酶基因阳性菌株进行可变区基因的PCR扩增,回收纯化的PCR产物克隆至T载体,将筛选鉴定的重组子送往华大基因公司测序,测序结果经在线Blast及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整合子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与整合子的相关性。 【材料】 78株大肠埃希菌分离自青岛市立医疗集团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细菌DNA提取试剂盒购自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pMD18-T载体购自大连TaKaRa公司。 【可行性】 前期研究结果表明:78株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氨曲南、头孢曲松及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超过70%;I类整合子的携带率为53.89%,其中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类整合子可变区检测出3种不同长度的片段:2株750 bp片段不携带耐药基因盒,8株1 800 bp片段携带dfrA17-aadA5 基因盒,1株1 200 bp片段为aadA22基因盒;I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携带耐药基因盒的菌株占61.9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基因盒阴性菌株(P<0.01)。 【创新性】 首次研究青岛地区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探讨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起源于《内经》,是在基于法象思维的藏象理论基础上,根据五脏功能失调的病理状态,通过药物的五味属性,结合其自身生理特性,顺应其生理特性为补,逆其生理特性为泻,以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来调整五脏功能,使五脏顺应四时之气。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中任何一脏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冠心病,临证之时,应从肝、心、脾、肺、肾入手,以“五脏苦欲补泻”为用药的指导原则对其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结肠癌CD55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https://portal.gdc.cancer.go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比较CD55 mRNA表达在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差异;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结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D55蛋白表达,探索影响CD55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因素,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CD55蛋白在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不表达,而在结肠癌组织的细胞膜表面和细胞质中高表达。109例结肠癌组织中,CD55蛋白高表达者占25.7%(28/109),低表达者占74.3%(81/109)。CD55表达与结肠癌病人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错配修复状态(MMR)无关(P>0.05),而与有无转移(χ2=8.535,P=0.003)和TNM分期(χ2=8.626,P=0.035)相关。分层分析显示,肿瘤部位、CD55蛋白表达、有无远处转移与Ⅲ~Ⅳ期结肠癌病人OS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CD55蛋白表达水平、有无远处转移是影响Ⅲ~Ⅳ期结肠癌病人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55蛋白表达升高与结肠癌病人不良预后有关,是影响Ⅲ~Ⅳ期结肠癌病人术后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能成为结肠癌病人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mics软件在基于CT增强扫描数据集重建颈内动脉三维数字化模型中的应用及颈内动脉的分段。方法 1例经CT增强连续扫描数据集,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10.01软件,运用阈值选取技术、蒙板编辑技术、区域增长方法对颈内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获得了颈内动脉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并进行了分段及注释。结论通过Mimics软件建立起了颈内动脉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在人体解剖学教学、断层解剖学教学、临床脑外科和颈内动脉病变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结节对根治手术后Ⅲ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至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155例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癌结节与肿瘤位置、分期、分化程度、错配修复状态、脉管癌栓、术前血清CEA和CA19-9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癌结节对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结果:155...  相似文献   
7.
黏液性小管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肾细胞癌中一种十分罕见的病理亚型。一般认为该亚型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分化/低级别、侵袭能力较弱、预后较好等“惰性”肿瘤行为。本例MTSCC展现出了较为特异的临床表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基于证候的“动态时空”特征及“病证结合,辨证论治”原则,结合目前数据采集工具研究现状,研制并设计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辨治方案的循证优化研究病例报告表(CRF)。形成的病例报告表以4次访视、2次随访为时间框架,包含基线指标、中医证候疗效指标、西医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不良事件、合并用药表。为了获取标准化数据,以临床数据交换标准协会(CDISC)标准中的临床数据获取协调标准(CDASH)为指导,设计病例报告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