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患者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后肠道菌群的改变,探讨临床患者的肠道菌群受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影响,从而合理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消化科50例口服头孢类抗菌药物>5d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共20名;均采集新鲜粪便直接涂片作革兰染色并镜检,记录每份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所占比例。结果试验组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异常率分别为90.0%、82.0%和56.0%;对照组分别为15.0%、10.0%和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粪便菌群Ⅰ、Ⅱ、Ⅲ度失调分别占22.0%、50.0%、12.%,对照组分别占5.0%、0、0。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人体肠道菌群的数量及结构影响明显,且对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杆菌的影响作用大于革兰阳性球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水平及其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3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以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配对检测其血清HBeAg水平。结果不同HBeAg水平对应的HBV—DNA载量有所不同。HBeAg1—50(s/co)组的患者其HBV—DNA载量高于0~1(s/co)(即阴性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eAg水平〉50(s/co)组患者的HBV—DNA与1~50(s/co)组及0~1(s/co)阴性组比较,发现前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HBV—DNA载量与HBeAg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不完全一致;在低水平HBeAg的患者中,其血清仍有一定的HBV—DNA检出率,临床、流行病学上仅以HBeAg作为复制的血清指标,来判断HBV复制和评估传染性有明显的局限性,临床应结合HBV—DNA与HBeAg水平综合判断HBV复制程度。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3.
433株念珠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本院念珠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院念珠菌感染患者的真菌培养鉴定与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433株念珠菌,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2.0%;其次热带念珠菌占11.5%;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念珠菌在医院内感染上呈上升趋势,微生物实验室必须重视念珠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HCV-RNA抗-HCV和ALT联合检测在丙肝中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肝(抗-HCV)阳性人群中,其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含量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222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CV RN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采用酶法检测其ALT水平。结果 222例抗-HCV阳性标本中135例HCV RNA阳性(>500拷贝/ml),阳性率为60·8%,120份标本ALT异常(>40U/L),异常率为54%,ALT水平及异常率随HCV RNA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 ALT水平及异常率与HCV RNA之间呈正相关,提示ALT水平可间接反映HCV在肝脏的复制程度,HCV-RNA含量与抗-HCV同时检测可以提高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HCV-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生化指标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  相似文献   
5.
正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参与了磷酸戊糖代谢过程,催化还原氧化型辅酶Ⅱ(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1]。作为红细胞中产生还原型辅酶Ⅱ(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的唯一方式,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损伤。G6PD活性降低或缺失称为G6PD缺乏症,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疾病,该病影响了全世界2~4亿人口的健康~[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水平及其HBV-DNA载量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精确定量,检测3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含量;以化学发光标记免疫法配对检测其血清HBeAg水平.结果 不同HBeAg水平对应的HBV-DNA载量有所不同.HBeAg 1~50(s/co)组的患者其HBV-DNA载量高于0~1(s/co)(即阴性组),但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eAg水平>50(s/co)组患者的HBV-DNA与1~50(s/co)组及0~1(s/co)阴性组比较,发现前者血清HBV-DNA载量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 HBV-DNA载量与HBeAg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不完全一致;在低水平HBeAg的患者中,其血清仍有一定的HBV-DNA检出率,临床、流行病学上仅以HBeAg作为复制的血清指标,来判断HBV复制和评估传染性有明显的局限性,临床应结合HBV-DNA与HBeAg水平综合判断HBV复制程度,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方法选取胸痛入院的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00例,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上,72例为冠心病组,健康者28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IMT的值、斑块出现情况及斑块总积分,并计算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诊断冠心病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冠心病组患者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IMT均有显著增加(P 0. 01);双侧斑块及总板块发生率显著升高(P 0. 01),斑块总积分显著升高(P 0. 01)。经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72例中,有58例出现颈动脉斑块,经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80. 56%。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依据开滦研究(Chi CTR-TNC-11001489)的资料,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 349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描述糖尿病人群中各型高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各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2%(3 252/6 349),男性为52.6%(2 798/5 318),女性为44.0%(454/1 031)。糖尿病人群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及双期高血压(SDH)的患病率分别为12.4%(790/6 349)、8.0%(508/6 349)及30.8%(1 954/6 349)。(2)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喜咸、体育锻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指数(BMI)、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 GF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平均年龄、FPG、TG、LDL、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3)ISH组、IDH组及SDH组患者间性别、体力劳动、吸烟、体育锻炼、平均年龄、收缩压、舒张压、TC、TG、HDL、BMI、e GFR及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喜咸、FPG及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年龄、FPG、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S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喜咸、平均年龄、TC、BMI、e GFR及hs-CRP对糖尿病患者合并I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体力劳动、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平均年龄、FPG、TC、HDL、BMI及e GFR对糖尿病患者合并SDH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糖尿病合并不同类型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对新发心脑血管事件(CVD)的影响。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职工中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正常血压诊断标准(19 460例)及正常血压高值诊断标准(35 448例)、IDH诊断标准(6 780例)的既往无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病史的61 688例作为观察队列,随访0.5~62.0(47.1±4.8)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CVD情况。用寿命表法计算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组、IDH组新发CVD的累积发病率,并用log-rank法检验及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DH对CVD的影响。结果 (1)随访期间,IDH组的总CVD(1.7%)、心肌梗死(0.3%)、脑梗死(1.0%)、脑出血累积发病率(0.4%)均高于正常血压组(0.9%、0.2%、0.6%、0.1%),两组总CVD、脑梗死事件、脑出血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校正相关因素后,IDH组发生总CVD、脑梗死、脑出血的HR值分别是正常血压组的1.67倍(95%CI:1.28~2.17)、1.59倍(95%CI:1.12~2.27)和2.67倍(95%CI:1.54~4.65)。(3)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在<60岁组,校正后IDH组发生脑梗死的HR值为2.22(95%CI:1.41~3.50);在≥60岁组,校正后IDH组发生脑出血的HR值为7.27(95%CI:2.58~20.42)。结论 IDH是总CVD、脑梗死、脑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在不同的年龄层人群中,IDH对不同心脑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腰围、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脂等情况;分别对二尖瓣反流、左房收缩期前后径、右房收缩期上下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A进行比较;分析心脏超声指标和阵发性房颤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腰围、体质量指数、总胆红素、血尿素氮、血脂、血糖等临床体征、生化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二尖瓣反流占比、收缩期左房前后径、收缩期右房上下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射血分数、E/A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Logistic分析,患者的二尖瓣反流、收缩期左房前后径、室间隔厚度以及阵发性房颤之间关系密切,具有相关性(P <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超声显示存在着室间隔厚度增加、左心房增大、二尖瓣反流等特征。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