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危重症病人中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它的发生与病人的死亡率和预后密切相关。最近的一个多种族研究发现?在纳入观察范围的30000余例重症病人中,出现AKI并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为5.7%,最终死亡率高达60.3%。多组实验研究已经证实AKI的发生对危重病人的总体预后有明确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急救电话是维系患者和急救医疗机构的重要通路,甚至是惟一通路。规范性应用急救电话,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医患矛盾、避免浪费急救资源的重要手段。2010年,我院对调度员进行了急救电话规范性应用培训,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院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合理化护理方案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并肺结核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90例慢性乙肝并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保肝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合理化护理方案进行干预。对两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合理化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慢性乙肝并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强化疾病的治疗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南充市普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老年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老年质量调查表对南充市300例60岁以上普外科住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患病后主要经济支持来源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住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等级评分为良的占82%,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其中身体状况得分为(8.85±2.01)分,心理状况得分为(7.97±1.2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女性患者,有配偶患者生活质量高于无配偶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配偶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性别、配偶是影响普外科住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应针对住院老年患者采取个体化干预措施,重视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提高住院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引流方式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进行引流的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名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行传统胸腔穿刺。实验组40名,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胸腔闭式引流组较传统胸腔穿刺组常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患者具有疗效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的特点,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126例)、重症肺炎患儿(88例)和健康体检者(60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采用双抗体夹心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NT-proBNP和cTn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FABP水平。应用心脏超声仪测量3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清NT-proBNP、cTnI、H-FAB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重症肺炎组血清NT-proBNP、cTnI水平明显升高(P<0.05),H-FA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较重症肺炎组血清NT-proBNP、cTnI和H-FABP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Ⅱ级和Ⅲ级患儿血清NT-proBNP、cTnI和H-FAB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患儿(P<0.05);与心功能Ⅱ级患儿相比,心功能Ⅲ级患儿血清NT-proBNP、cTnI和H-FABP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心功能指标LVEF和LVSF较对照组、重症肺炎组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和重症肺炎组LVEF、LVS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NT-proBNP、cTnI、H-FABP水平与LVEF和LVSF呈负相关(P<0.05)。结论NT-proBNP、cTnI、H-FABP与心功能呈负相关,可作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针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总结。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在临床中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结果通过临床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痊愈81例,其余19例患者由于糖尿病比较严重,对抗结核药物敏感力下降,治疗效果虽不十分明显,但也将患者的病情控制稳定,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护理时要针对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和特点给予有计划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环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67例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率为97.0%,对照组为7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肺叶切除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对肺结核肺叶切除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护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9.
吴艳杰 《河北医学》2013,(12):1912-1913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病心理护理和有效沟通的意义。方法:对36例外伤性眼病患者。入院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常规指导;住院期间进行疾病知识、用药知识、休息饮食等多方面的宣教;出院给以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心理护理,有效的沟通,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效率,使其早日康复。结论:护理工作是联系医生和患方最有效的桥梁,心理护理和有效沟通在外伤性眼病患者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护士有责任为患方提供健康教育,进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10.
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I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4例冠心病PCI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干预组应用循证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通过随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医嘱依从性、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6、12个月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术后1年内医嘱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3、6、12个月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冠心病PCI患者医嘱依从性,降低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