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自锋 《中国药业》2003,12(12):69-69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粉针剂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硫普罗宁粉针剂200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能量合剂,1次/d。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复常率分别为73.3%,70.0%,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硫普罗宁粉针剂对药物性肝病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的优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的抗痨治疗中,依据HBV—DNA检测结果,选择性抗病毒治疗的优越性和不足。方法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117例,其中HBV—DNA阳性组51例(抗痨起始时联用拉米夫定。为A组)、HBV—DNA阴性组66例(抗痨后监测HBV—DNA,若HBV—DNA阳转,则加用拉米夫定,为B组):对照组为121例HBsAg阴性的肺结核患者,为C组;上述三组均给予“2HRZE/4HR”方案抗痨,同时密切监测肝功能和HBV—DNA。结果A、B、C三组的肝损害率分别为:21.6%、15.2%和5.8%;三组抗痨中断率分别为:5.9%、3.0%和0.8%;三组病例均无肝损害相关性死亡发生。A、B组的肝损害率及A组的抗痨中断率与C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抗痨全过程中始终保持HBV-DNA阴性者有54例,与C组对比在肝损害率及抗痨中断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HBV-DNA检测结果,选择性抗病毒治疗,能有效降低抗痨时的肝损害,并能避免大部分HBV—DNA阴性时不必要的抗病毒治疗。但HBV感染时行抗痨,抗病毒治疗并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用五酯滴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10 mg,1次/日,监测期为1年;治疗组联用五酯滴丸6个月(270 mg,3次/日,1个月后改为180 mg,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13,26,52周时,治疗组ALT复常率分别为74.19%,90.32%和87.10%,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2周时,两组间的HBeAg,HBV-DNA阴转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3周的ALT复常率,与同组治疗26,52周及对照组治疗52周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虽然五酯滴丸不能增加阿德福韦酯的抗病毒应答,但在治疗早期(13周)迅速恢复肝功能、持续性好,以弥补阿德福韦酯单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在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治疗中,HBV YMDD发生变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1000例慢性乙型肝炎血清中乙肝病毒(HBV DNA)多聚酶YMDD进行检测,并分析患者用药时间、用药前HBV DNA载量、ALT水平、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与之相关性.结果 1000例慢性乙型肝炎服用拉米夫定半年以上的患者检出YMDD变异134例913.4%);其中.YMDD无变异者治疗前ALT水平显著高于变异者(P<0.05);而YMDD变异者治疗前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无变异者(P<0.05),男性组(13.0%)与女性组(15.2%)的变异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阳性组变异率(13.9%)与HBeAg阴性组(13.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BV多聚酶基因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HBV DNA含量、ALT水平和用药时间有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