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LCMV重组蛋白抗原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制适合于超声等影像学监测和介入治疗研究的肝癌动物模型,将兔后腿肌肉内的VX2肿瘤组织剪成1 mm×1 mm×3 mm条状瘤块,在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块接种60只新西兰白兔肝脏,2周后测定新西兰白兔肝肿瘤接种成功率.结果显示,兔肝VX2肿瘤接种成功,在超声表现为接种部位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无包膜回声,肿瘤有液化坏死时呈不等回声.肿瘤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质硬.操作熟练后模型接种成功率90.5%.9只模型的自然生存期为43.3±5.7 d.结果提示超声引导下穿刺接种制作兔VX2肝癌动物模型的方法是一种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便于影像学检测肝癌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公司)采用二次病毒灭活工艺生产的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 factorⅧ,FⅧ)进行上市后安全性观察和分析.方法 采用双中心、开放、单组设计进行FⅧ上市后安全性观察:符合入选条件的247例血友病A患者接受1次FⅧ输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FⅧ输注后30 min和1个月的不良反应,包括体温变化、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临床安全性指标.结果 FⅧ输注后30 min,无一患者报告发生过敏和输液反应,仅4例患者(2.26%)报告出现短时37.1~37.5℃的轻度发热.FⅧ输注后1个月,所有患者均未报告有新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上海公司采用二次病毒灭活工艺生产的FⅧ上市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人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混合物的最适层析条件。方法  以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缓冲液进行线性递度洗脱来确定层析缓冲液的最适离子强度和pH值,同时研究上样体积对该法的影响。结果  以pH 7.0的含250 mmol/L氯化钠的洗涤缓冲液液和含400 mmol/L氯化钠的洗脱缓冲液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所得产物的FⅧ与vWF效价比约为1∶1,FⅧ回收率为76.51%。结论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FⅧ/vWF混合物,可使FⅧ与vWF效价比达到约1∶1。  相似文献   
4.
5.
全身感染荚膜细菌是引起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对于2岁以下者。直接针对荚膜多糖的抗体通过诱导补体依赖的杀菌活性来预防疾病。目前的多糖疫苗在高危人群中的免疫原性较弱,这可能与它的非胸腺依赖性特性有关。替代方法是通过DNA免疫来产生针对有荚膜病原体的胸腺依赖性血清Ig G抗体应答。为此作者评估了编码Th细胞表位和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 MCPS)模拟肽的多表位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将前导序列寡核苷酸克隆到pc DNA3.1表达载体的Hind 和Not 限制位点间,再在载体Not 和Xba 限制位点间克隆入编码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寡核…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短波紫外线(short-wave ultraviolet-C,UV-C)对人凝血因子Ⅷ(human coagulationfactor Ⅷ,FⅧ)中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灭活的效果.方法 将PPV作为指示病毒与FⅧ中间品混合,用紫外灭活仪UVivatec分别以200、300和400 J/m2 UV-C进行灭活.将UV-C灭活的FⅧ接种ST细胞并进行培养,采用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法检测病毒,并以Reed-Muench法计算病毒滴度.对所有UV-C灭活后未出现CPE的样品盲传3代,验证灭活效果;同时对UV-C灭活前后的FⅧ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3个照射剂量的UV-C灭活后,FⅧ中的PPV滴度降低均不低于每0.1 ml4.62lg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所有未出现CPE的样品盲传至第3代均未检到病毒.UV-C灭活的FⅧ的活性无明显降低,且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药典的要求.结论 UV-C可有效灭活无包膜病毒PPV,且对FⅧ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