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静推间苯三酚治疗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孕妇341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观察组(200例)静推间苯三酚,对照组1(63例)静推安定,对照组2(78例)宫颈水肿处注射阿托品+利多卡因。结果观察组治疗宫颈水肿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病例中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发生窒息率观察组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窒息率低于对照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治疗分娩过程中的宫颈水肿效果显著、安全、用药方便,且有暂时解痉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子宫异常出血的适宜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48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分为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术两组,通过分析两组对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病理结果 、手术时间、手术风险和经济费用,探讨基层医院子宫异常出血的适宜诊治方法.结果 诊断性刮宫448例,宫腔镜检32例.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流产后宫内残留235例,子宫内膜息肉83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56例,复杂型增生43例,不典型增生15例,子宫内膜炎9例,子宫内膜癌5例,子宫内膜结核1例.宫腔镜检病理结果:子宫内膜息肉13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5例,子宫不完全纵隔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瘢痕憩室2例,宫内残留2例,宫腔粘连3例.手术时间宫腔镜检明显较诊断性刮宫长,手术风险和经济费用宫腔镜检也明显大于诊断性刮宫.结论 诊断性刮宫可作为基层医院子宫异常出血的基本诊治方法,宫腔镜检对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患者可作为诊治方法 之一,对一些病变的定位和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 :探讨早孕妇女应用异丙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作用。方法 :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 16 0例随机分 4组 ,于人工流产术前不同时间阴道放置不同剂量的米索前列醇 ,观察术中扩宫的难易程度、手术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无阻力扩宫的例数均明显多于未放置米索前列醇组 (P<0 .0 1) ,手术时间亦明显缩短 (P<0 .0 1) ,麻醉药物用量减少 (P<0 .0 1) ,术中反应少 (P<0 .0 1)。术前 1~ 2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 10 0 μg术前组阴道出血率与不全流产率较术前 3~ 4小时放药组及药量 2 0 0 μg组均明显减少 (P<0 .0 1)。结论 :术前 1~ 2小时阴道应用米索前列醇 10 0μg,可达到良好的宫颈扩张效果 ,有效提高手术质量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发生胎盘早剥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发生的孕妇胎盘早剥的病例的临床资料,横向比较孕28周前与孕28周后发生胎盘早剥结局;纵向比较从2001年至2009年孕28周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结局。结果:孕28周前与孕28周后发生胎盘早剥的剖宫产率、子宫卒中和胎儿死亡比较均P<0.01,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失血量>1000ml和产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均P>0.05,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意义。切除子宫数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意义。比较从2001年至2009年孕28周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结局,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妇幼保健和围产期检查制度的完善及医疗环境条件的改善,从2003年后,孕28周后发生胎盘早剥率明显下降,可控制在较低的比率内;胎儿死亡及切除子宫数明显下降,对母儿的危害也可降低在较小程度内。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的危害极大,加强围产期的保健教育必不可少,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造就医环境条件,重视发病的诱因、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做到对胎盘早剥的早发现、早诊治,是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胎盘早剥需根据患者出血量、胎心状况、孕龄、胎儿可成活机率、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比较小剂量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3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病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治疗两组,通过术后的随访研究,比较术后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小剂量米非司酮组、孕三烯酮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缓解和改善症状都有效,有效率均>80%,效果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米非司酮组的疗效优于孕三烯酮组。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有阴道少量出血,小剂量米非司酮组少于孕三烯酮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肤黏膜变化、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能显著降低该病复发率,米非司酮可使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疼痛缓解,对炎性因子有一定抑制作用。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小剂量米非司酮组的疗效优于孕三烯酮组[3],小剂量米非司酮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孕三烯酮组[4],更易被患者接受,也是最经济可行的。因此,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