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联合手术治疗即滑膜切除、血管束植入、病灶刮除、开窗植骨。结果10例患儿效果良好。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1979年使用加压髓内针治疗骨折,该针的特点是对骨折断端具有一定的加缩力,但是应该加多大的力为适宜,仍是一个待探讨的科题。1981年3月至1982年10月我院用24只年龄近似的健康犬,每组6只共分为四组。在同样条件下造成左股骨干人工骨折,然后使用加压髓内针分别用不同的力,对骨折端进行骨折加压愈合实验研究,根据我院规定的六项砚察指标。(1、内固定后骨折湍稳定性。2、术后六同步态。3、术后六周 X光照片的显示。4、术后六周同位素γ照像。5、  相似文献   
3.
血管束骨内移植治疗青少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供并有利于股骨头复原.  相似文献   
4.
<正>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畸形。发病率在我国并不低,若早期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日后将对病人的心理、工作、婚姻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局部解剖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左右各一,每个胸锁乳突肌包括五个以上的肌束,包于颈外筋膜内。起  相似文献   
5.
选择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近年来国内外等相继成功,但急诊进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国内尚未见报道。我组继选择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成功后,又于1979年底以来又为二位工人在急诊情况下进行了此手术。不仅再造的拇指存活,再造拇指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 小儿麻痹症又叫脊髓灰白质炎(Poliomye-litis),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分为不显性感染、顿挫型、显性感染三种。根据显性病例临床丧现,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三个不同阶段。一、急性期:从接触感染开始,到肢体出现瘫痪,平均时间17天左右。此期主要症状,类似感冒。一般应用解热止痛剂,大量维生素 C、B_(12)等,卧床休息,即可好转。  相似文献   
7.
脂肪栓塞综合征(FotEmbolismSyndrome,简称FES)是骨折创伤后的早期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文献报告多发性骨折合并脂肪栓塞发生率为43.5%[1],表现为以肺功能不全为中心兼有中枢神经系统变化的征侯群。如不能早期确诊和积极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或死亡。本组从1990年~1997年报告12例,对其诊治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2例,年龄18~56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为交通肇事6例,煤矿事故3例,高处坠落3例。股骨粉碎型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骨折并骨盆骨折4例,胫腓骨粉…  相似文献   
8.
<正> 儿童拇指屈曲挛缩属先天性畸形,在临床并不少见,因保守疗法效果差,我们于1987年开始采用钩针刀冶疗该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门诊病人均为7岁以下儿童,男2指,女10指;左4指,右8指;双手指发病0;病程最短三个月,最长5年。曾接受过按摩、封闭、理疗等保守疗法,疗效均不佳。本组采用钩针刀门诊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复发,亦未发现血管神经损伤及肌腱损伤、粘连等并发症。二、钩针刀的制作:一般选用细克氏针或导针作材料。将克氏针尖端折成45°、90°、125°三种不同弧度的型号,每型尖端长0.1~0.2cm作为  相似文献   
9.
肢体延长术是近20年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技术,目前的肢体延长术主要是指下肢的延长,包括骨盆、股骨和胚骨的手术。实际上,肢体延长术已有90年的历史:1905年Codivilla应用截骨术后分次牵开的方法施行了第1例肢体延长术?1921年Putti强调了渐续牵开──高频率小频骤牵开的重要性;1927年Abbort不但描述了渐续牵开的方法,还设计了兼具牵引和固定作用的装置;1952年Anderson总结了他用Abbort装置进行肢体延长术的经验并加以改进,但终因并发症较多而未被普遍接受;1963年Wangner介绍了他以牵开后内固定和牵开间隙松质骨…  相似文献   
10.
<正> 双侧股骨同时发生疲劳骨折,国内报道很少,我院遇到一例,兹报告如下: 患者男,19岁,主因双下肢“O”形腿10余年,伴有双侧大腿疼痛2~+月入院。患者从小走路时,即发现双膝内翻畸形,于7岁时行双侧胫骨上段楔形截骨术,术后畸形矫正,功能一度好转。2~3年后再度出现膝内翻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内翻畸形进行性加重,同时出现双膝及双踝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